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四大野战军都有纵的编制,那纵相当于什么级别?

2020-10-02 综合 161阅读
纵队是一个非正规称谓,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比喻成我们熟悉的编制的话,它相当于军一级。当解放战争后期开始正规化建设时,纵队就取消了。
"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相当军级单位的编制,比如,电影《红日》重点就是讲的解放军第6纵队与兄弟部队1、4、8、9纵队,参加攻打山东孟良固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六纵”就是后来的24军 。
之所以称“纵队”,是战争时期非正规的一种编制,有任意、纵向、南北向、从前到后的含义。他可以随意根据需要编制下属部队,比如下属几个师,几个团,也可以下属几个大队,可多可少,比较灵活机动。
列如,有“琼崖纵队”、“东江纵队”、“昆仑纵队”、“江南游击纵队”、“特别纵队”等。
到解放战争后期,部队有极大的发展,“纵队”已经达到数万人,远超过一个军的人数。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军的番号排列数目为70个军。1948年11月至1952年10月,我军共组建67个军。第56军、57军、59军一直没有组建过。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
1950年1月10日,新疆民族军在伊宁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
1949年2月中旬,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
1949年2月下旬,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军。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国民党新疆警备副总司令、南疆警备司令兼整编第42师师长赵锡光随陶峙岳率所部起义。12月29日,其整编第42师就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0,13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22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及冀鲁豫部队一部在河南项城地区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豫皖苏军区机关及其独立旅和各军分区基干团、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20旅组建为第18军。
1949年5月1日,陕南军区所属第12旅、第17师于湖北郧阳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
1949年2月,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
1949年2月,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
1949年2月,江淮军区第34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军第132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
1949年2月,鲁中南纵队与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整编第96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率绥远省军政各界领导人与各族代表共39人联合署名通电起义。12月9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董其武所部第111军在内蒙包头地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军。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率绥远省军政各界领导人和各族代表共39人联合署名通电起义。12月9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其新编独立第7师等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
1948年11月,东北军区第12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
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原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1949年6月,国民党华中军政副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军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乘机率所属第128军军部及第312、第313、第314、第309师共2万余人在湖北武昌起义。7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
1949年8月,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率领绥署司令部、兵团部和3个军共7万人宣布起义。11月,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和一部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军。
1949年11月,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保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军。
新中国成立后,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和44军浓缩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的前身是第48军军部及第144师和第49军第145师、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等部。
1949年2月中旬,桐柏军区集中所属3个旅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
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1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
1949年3月1日,华北军区第15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
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8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
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
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
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
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