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四大战役的时间。地点。目的??

2020-09-18 综合 143阅读

是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战役地点在今辽宁省、吉林省境内。

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战役地点位于淮海地区。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的战略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淮海战役使国民党称霸中国梦想的破灭。国民党的主要精锐势力在这场战争中,剿灭、收编、逃窜,尤其是其中的嫡系部队的干部。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三、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战役地点在平津一线地区。

东北解放以后,据守张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线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已成惊弓之鸟。为了防止傅作义集团南撤西退,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联合举行平津战役,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3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