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辛”就是辣,这个构成是同义反复。
具体解释如下:
一、名词
1.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2.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五辛菜》)
3.天干第八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4.商帝号。
5.姓。
二、形容词
1.辣味:“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注:“谓椒姜也。”)
2.劳苦;艰苦:“柔武以匡辛苦。”(《周书》。注:“辛苦,穷也。”)
3.痛苦,悲伤:“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曹植《赠白马王彪》)
4.酸痛:“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素问》)
三、药性
辛是“五味”之一。
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是用“药性”概括的。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辛就是有刺激性的辣味。后来古人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五味的不同作用。
“辛”作为五味之一,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仅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
古代对药物气臭的论述十分粗略,但对芳香之品的实际应用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现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芳香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
五辛的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