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的要求是什么

2022-04-06 综合 92阅读
品管员的定义品管员(QC):工业术语是“产品质量管理员”、“商品管理员”的简称,指负责产品质量控制,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生产质量监督,以及与上级质量监督检验局的接洽事宜进行组织,执行,实施的工作人员.[编辑本段]品管人员职责  一.品质经理:
  1.督导各部门提升产品质量,防止异常发生,达到公司的品质目标.
  2.协调及推动各部门按ISO9000各要素运作.
  3.召开各种品质会议,协调各部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
  4.审核相关部门呈交的品质文件.
  5.对进料品质进行最终判定,并推动IQC、QE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辅导、稽核、评估、追踪改善等.
  6.定期主持召开供应商评审会议及对供应商评估
  7.督导QE主管及时处理生产品质异常问题和客户投诉的回复追踪,确保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8.督导产品可靠性测试和新产品试投产的品质改善及可靠性测试
  9.对成品的品质进行最终判定,
  10.协调IQC验货的各项工作.
  11.督导并审核品质周报、月报表.
  12.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二、品质保证主管:
  1.确认及更改公司之品质体系有效文件,维护公司品质体系有效运行.
  2.根据公司程序文件指引指定切实可行的二、三级支持文件
  5.定期制定内部评审及管理审查计划,推动各部门人员执行ISO9000之要素.
  6.协调及督导各部门对品质体系中出现不符合项目的改善和追踪是否有效,并记录存档,汇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7.分配及安排外部评审之时间和评审前准备工作.
  8.督导各部门正式文件之排版及校正,并进行统一编号的标准化管理.
  9.督导内部文件之文件分发、回收、保存、更改作业.
  10.协助品质经理相关的品质管理工作
  11.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三、QE主管:
  1.根据工程资料内部要求及时对产品的有关项目组织实验室测试
  2.制订品质计划.
  3.对各种材料及成品之检验标准书进行审核.
  4.即时处理客户抱怨及退货,以确保客户满意.
  5.主持每周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6.统计、分析各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7.统计、分析各阶段品质不良,并推动各部门改善,以达到目标.
  8.针对材料不良辅导供应商分析、改善.
  9.做好品质记录,以便追溯.
  10.稽核评估供应商,并做好相应记录.
  11.考核下属业绩.
  四、IQC主管
  遵照并执行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并督导全体IQC人员确实执行;,尽最大能力完成任务.
  2对IQC的总体事物进行规划,制定IQC内部之品质检验计划、目标,并督导完成.
  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务至组长,并督促其完成.
  4.培训计划的执行.制定I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训计划,并对实验员的指导考核.
  5.完成对检验标准书、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工作.
  6.品质鉴定与判定.针对IQC进料检验时的材料异常,相关标准作鉴定与判定,并签署意见.
  7.对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质检验表的审核.
  8.对内与各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协调处理IQC日常事务,对外与各供应商主动沟通,了解供应商品质状况,并督促其进行品质改善.
  9.每月协助品质经理定期召开三级供应商评审会议,督促供应商的品质改善。
  10.对下属业绩考核
  五、职员
  (1)IQC(要求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熟悉IQC的工作流程,至少1年外企IQC工作经验.了解ISO9000质量体系)
  1.会使用卡尺,光普仪,投影机等量测仪器.会电脑基本操作.
  2.量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压铸模产品和需外加工产品的品质重点及注意事项.
  4.不合格品的处理.
  5.相关表单的填写.
  6.其它.
  (2)SQC(要求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至少1年外企SQC工作经验)
  1.熟练操作电脑(WINDOWSOFFICES等软件),熟悉QC七大手法,能用电脑绘制”柏拉图,管制图”等.对ISO9000有所了解.
  2.日常报表及统计图的制作.
  3.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4.产品的检验重点及相关表单的填写.
  5.其它.
  (3)QA(要求大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2—30周岁)
  1.熟悉ISO9000质量体系.会使用三次元,投影机,深度规等量测仪器.熟悉SQE的工作流程及客诉客退的日常处理.电脑操作熟练.2.量测仪器的使用.
  3.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品质重点及注意事项.
  4.不合格品管制及客诉客退处理.
  5.相关表单的填写.
  6.了解相关工作流程.[编辑本段]品管员绩效考核  员工绩效考核评分标准采用减分法,即先对每项工作确定考核标准和标准分,再根据考核标准去衡量评估考核对象的工作情况,视其实际工作情况与考核标准之间的差异,按规定的减分标准相应扣分(直至扣完为止),标准分与扣分数量的代数和即为该考核项目的实得分。
  (一)品管部经理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1.制订部门月工作计划(10分)
  要求每月28日前准时报送本部门下月工作计划,未按时报送扣5分;要求依据本部门工作职责和公司运作需要应安排的主要工作没有遗漏,计划的工作目标、责任人、完成时间明确、方法、步骤和所需资源得当,对可能出现问题和困难有足够的估计和解决措施,以此为标准对工作计划的质量进行评估,酌情扣0~5分;
  2.月工作计划(包括总经理交办事项)的完成(60分)
  要求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部门月工作计划和总经理交办事项,保证质量目标实现。每有一项当月应完成任务而没完成扣5分(属于下属负责的工作负领导责任扣2分);每有一项工作任务没能按计划进度进行扣2分(属于下属负责的工作负领导责任扣1分);工作质量不高,每有一次正确的批评意见或投诉扣2分;发生一般质量责任事故(主要由其它部门负责的质量事故),每次扣1分;重大质量责任事故酌情扣30~60分;
  3.个人日常工作(20分)
  要求及时认真、慎重审核有关质量文件,评估、仲裁、处分有关质量问题,凡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由品管部经理审核、会审的质量文件没及时正确办理,每有1例扣2~5分;凡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由品管部经理提出(作出)评估、仲裁、处分报告(或意见)的质量问题(事项)没有及时正确办理每有1例扣2~5分;
  4.客户服务(5分)
  要求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工作,三天之内妥善处理客户品质投诉案件。每有一宗品质投诉案件没处理好扣3~5分;
  5.组织纪律(5分)
  要求模范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每有一次违反扣1分。
  (二)品管助理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1.切实履行检验放行职能(35分)
  要求对纸样、确认板、生产板及时、准确检验;对唛架、布料、裁片裁数及时准确检验,查检验纪录和工作记录。每有一次不及时完成任务扣2分;每有一项漏检、错检项但未造成损失扣2分;造成公司损失酌情扣20~35分;
  2.切实履行抽检监督职能(35分)
  原、辅料进仓两天内有抽检报告,车间(包括外发)开款两天内有抽检报告,成品进仓半天内有检验报告。不及时抽检每次扣5分;由于不及时抽检或漏检、误判造成损失酌情扣20~35分;
  3.资料整理(10分)
  要求及时收集有关质量记录、报表,按标准整理归档。不及时扣3分;不齐全扣3分;档案不合标准扣2~4分;
  4.领导交办工作(10分)
  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和本部门月工作计划中负责的工作。每有一次没按时完成任务或未达到要求的结果扣2分。
  5.组织纪律(10分)
  要求模范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每有一次违反扣2分。[编辑本段]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一)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二)数据分层法
  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此调查是通过调查表来进行的。调查表的设计通常分为地面的服务品质及航机上的服务品质。地面又分为订票,候机;航机又分为空服态度,餐饮,卫生等。透过这些调查,将这些数据予以集计,就可得到从何处加强服务品质了。
  (三)排列图(柏拉图)
  排列图又称为柏拉图,由此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他发现当时意大利80%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场合都服从这一规律,于是称之为Pareto定律。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运用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用于质量管理。排列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一种工具,其形式用双直角坐标图,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金额等),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向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原因素。这种方法实际上不仅在质量管理中,在其他许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库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在工厂或办公室里,把低效率,缺损,制品不良等损失按其原因别或现象别,也可换算成损失金额的80%以上的项目加以追究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分析。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的项目别(现象别)为前提,依经顺位调整过后的统计表才能画制成柏拉图。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
  (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半之大小顺位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柏拉图法(重点管制法),提供了我们在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情,关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数据依据的,并用图形来加强表示。也就是层别法提供了统计的基础,柏拉图法则可帮助我们抓住关键性的事情。
  (四)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充分发动员工动脑筋,查原因,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也特别适合于工作小组中实行质量的民主管理。当出现了某种质量问题,未搞清楚原因时,可针对问题发动大家寻找可能的原因,使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来。
  所谓因果分析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某项结果之形成,必定有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因。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的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以特性原因图又称[石川图>。因果分析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原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1)果分析图使用步骤
  步骤1:集合有关人员。
  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4-10人。
  步骤2:挂一张大白纸,准备2-3支色笔。
  步骤3: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原因发言,发言内容记入图上,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脑力激荡法)
  步骤4:时间大约1个小时,搜集20-30个原因则可结束。
  步骤5:就所搜集的原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大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后,认为影响较大予圈上红色圈。
  步骤6:与步骤5一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的,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三圈。
  步骤7:重新画一张原因图,未上圈的予于去除,圈数愈多的列为最优先处理。
  因果分析图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参加的人员应包含对此项工作具有经验者,才易秦效。
  (2)因果分析图与柏拉图之使用
  建立柏拉图须先以层别建立要求目的之统计表。建立柏拉图之目的,在于掌握影响全局较大的重要少数项目。再利用特性原因图针对这些项目形成的原因逐予于探讨,并采取改善对策。所以因果分析图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连接柏拉图使用。
  (3)因果分析图再分析
  要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追根究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问题之主要原因找出来以后,再以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拟具体实验方法,找出最佳工作方法,问题也许能得以彻底解决,这是解决问题,更是预防问题。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均有它追求的目标,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是什么,这些障碍何于形成,这些障碍如何破解等问题,就是原因分析图法主要的概念。
  一个管理人员,在他的管理工作范围内所追求的目标,假如加以具体的归纳,我们可得知从项目来说不是很多。然而就每个追求的项目来说,都有会有影响其达成目的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这些原因就是阻碍你达成工作的变数。
  如何将追求的项目一一地罗列出来,并将影响每个项目达成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也整理出来,并使用因果分析图来表示,并针对这些原因有计划地加以强化,将会使你的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同样地,有了这些原因分析图,即使发生问题,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更快速,更可靠。
  (五)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它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用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在制作直方图时,牵涉到一些统计学的概念,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分组,因此如何合理分组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分组通常是按组距相等的原则进行的两个关键数字是分组数和组距。
  (六)散布图
  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画在坐标图上,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一原因,特性一特性,原因一原因的关系。通过对其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问题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常见的,例如热处理时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之间的关系,某种元素在材料中的含量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等。这种关系虽然存在,但又难以用精确的公式或函数关系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用相关图来分析就是很方便的。假定有一对变量x和y,x表示某一种影响因素,y表示某一质量特征值,通过实验或收集到的x和y的数据,可以在坐标图上用点表示出来,根据点的分布特点,就可以判断x和y的相关情况。
  在我们的生活及工作中,许多现象和原因,有些呈规则的关联,有些呈不规则形有关联。我们要了解它,就可借助散布图统计手法来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七)控制图
  控制图又称为管制图。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在质量管理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统计管理方法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的话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是:1)数据有误。数据有误可能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人为的使用有误数据,二是由于未真正掌握统计方法;2)数据的采集方法不正确。如果抽样方法本身有误则其后的分析方法再正确也是无用的;3)数据的记录,抄写有误;4)异常值的处理。通常在生产过程取得的数据中总是含有一些异常值的,它们会导致分析结果有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