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奠基。
陈景润(1933-1996.3.19)中国数学家。
福建省闽侯人。父亲是一位邮政工人 ,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陈景润排行第三。1945年陈景润随全家从闽西北迁居福州市并进入英华中学读书。他从小内向而好学,因只知啃书本而被同学们起了一个绰号“booker(书呆子)”。此时,我国著名科学家沈元教授(后来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由于抗战而南下,曾在该校兼课,他在一堂数学课中,讲了17世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猜想。哥德巴赫在1742年曾经猜想任意的大偶数恒可表述为两个素数这和。别看这道题目外表简单,内涵却十分复杂。200多年来,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完全证明。在19世纪,德、法、俄、英等国的数学家对这一猜想做过无数次努力,但均未获得有价值的进展。许多人因此望而却步,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这群富于幻想。思想活跃的高中学生中,大家一听而过,唯有陈景润陷入沉思。他暗下决心,要沿着长满荆棘的道路上攀登和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1950年,陈景润在高中尚未毕业时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所名牌中学任教。由于缺乏教书的口才被认为不宜于教书。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爱惜人才,让陈景润回校任图书资料员。这一环境使他如鱼得一般地可以遨游数学王国。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塔利问题》寄到中科院数学所时,他的数学才能得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赏识,邀请陈景润参加1956年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并于1956年末将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开始在华罗庚的指导下研究数论。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对“哥德巴赫猜想”取得了(1+2)的世界最先进的结果。出现转机是在本世纪前半叶,在我国,首先是数学研究所的王元于1956-1957年相继证明了(3+4)与(2+3);接着山东大学的潘承洞于1962年取得了(1+5)的关键性进展。在此后数年间,他们两人又进一步证明了(1+4)和(1+3)。1966年,陈景润取得了(1+2)的详细证明,并创立了“陈氏定理”,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赞扬,得到国际公认。为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夺得了一块金牌。陈景润本想在他有生之年内,完成(1+1),使数学的基础理论出现奇光异彩。可惜,在他生命最后的十多年中,帕金森氏综合症困扰他,令他长期卧病在床而不能实现夙愿。但最终解决哥氏猜想的(1+1)还有一段艰巨的路程。据著名数学家杨乐的估计,要到下一世纪才有解决这个难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