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0-10-27 综合 106阅读
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建筑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经过2009年的经济低谷以后,开始稳健回升,由此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6451亿元,对我国201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64%。在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中,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为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在就业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对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的重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以上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二、建筑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增速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增速较为稳定,20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已经达到3.6%,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经营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建筑业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行业风险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不确定较大,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建筑预算师观察业内各个企业,发现建筑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风险;政策限制风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法律风险;世界原材料供应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四、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
据建材行业调查分析: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较快发展进程之中。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带来大量城市房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大量工业与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市场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建筑业各类规划,我国建筑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
(1)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建设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并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建筑市场。在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下,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2)房屋建设市场 2013年全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住宅投资58951亿元,增长19.4%;办公楼投资4652亿元,增长3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945亿元,增长28.3%。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66万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44万套。201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资建设 3,600 万套保障房,年均建设量达到 720 万套。其中,2011 年开工建设 1,043 万套,基本建成432 万套;2012年开工建设 781 万套,基本建成 601 万套。2013 年,全国已开工 666 万套,基本建成 544 万套。(注:实际为住建部公布的 2013 年 1-11 月份数据)预计 2015年前,我国保障房将新开工约 1,100 万套、在建总计约 2,000 万套,我国保障房市场仍将保持较大建设规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2013-2017 年内我国将改造各类棚户区 1,000 万户,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棚户区的改造也将带来大量房屋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房屋建设市场仍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3)工业与能源建设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工业与能源的产能结构、产能规模的要求逐渐提高。《“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将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天然气设施建设等工程,是我国工业与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至 2015 年末,我国国内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将达 36.6亿吨标准煤,比 2010 年增长 23.23%。我国将加快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到 2015 年五大基地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将达到 26.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70%以上。 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工程投资需求达 9,820 亿元、减排重点工程投资需求达 8,160 亿元、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投资需求达 5,680 亿元,节能减排建设工程将带来巨大的建设需求。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 2015 年,我国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 1,760亿立方米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公里,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 1,500 亿立方米/年;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 220亿立方米,总投资811 亿元在全国重点建设 24 个储气罐。 综上所述,我国快速增长的工业与能源建设市场,将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建设需求。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的关键时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49.2 万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 2.9 万公里、新增民用运输机场 55 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 1,600 公里。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我国“十二五”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将达 40.1 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普通国道网总规模约 26.5 万公里,共约 10 万公里现有公路需要升级改造、0.8 万公里需要新建。国家高速公路网总计约11.8 万公里,其中在建 2.2 万公里、待建约 2.5 万公里。 根据《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 2010 年末的 9.1万公里增至 2015 年末 12 万公里,其中快速铁路营业里程由 2010 年末的 2 万公里增至 2015 年末超过 4 万公里。 200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54万公里,基本建设投资为880.18亿元,2013年,铁路营业里程和基本建设投资分别增长至10.30万公里、5,327.70亿元,较2005年分别提高37.33%、505.30%。
根据《2012-2013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2012 年度,我国共有 35个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完成总投资约 2,600 亿元。截至 2013 年末,我国累计有 19 个城市建成投运城市轨道线路87 条,运营总里程达 2,539公里;相比2012 年新增 2 个运营城市、16 条运营线路、395 公里运营里程。现阶段,我国 有 37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预计至 2015年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0 公里。 综上所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有较大建设规模,公路、机场、铁路、轨道交通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