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的观点和看法令人感兴趣,但并非是“独家的”。全国政协最近举办了“ 21世纪论坛”,讨论经济全球化问题,与会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刘吉等也对全球化进行了类似的划分。但值得指出的是,各个层次的全球化并不是同时出现,经济全球化出现得最早,是各种全球化的基础和先导。
全球大市场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 T·莱维于 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历史进程。参加“ 21世纪论坛”的专家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在全球市场分开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地区之间的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动因。他们指出,经济全球化于 20世纪 50年代产生, 90年代形成高潮,这有其必然性。冷战结束后,占世界市场 1/3的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变化,转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市场诞生了。
国际贸易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经济总体来看, 1978年世界贸易占世界 GDP的比重仅为 9.3%,而 1998年上升到 24.3%,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和载体的跨国公司大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据统计,跨国公司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 40%,国际贸易的 60%,国际技术贸易的 60%— 70%,对外直接投资的 90%。联合国贸发会议《 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上起到了主导作用。我国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指出,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不仅可以绕过许多壁垒,迅速掌握当地的市场需求,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也可以通过内部贸易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便促成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使经济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全球化。
“新经济”出现,催生了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飞猛进,人类知识所形成的第三次技术储备在通讯、计算机和网络领域不断释放出来,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上加以体现,发生了信息革命和数码革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把各个国家和各个机构连在一起,人类在这个全新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贸易、科研、学习,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并进行文化交流,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瑞典爱立信集团公司董事长拉斯·兰姆维斯评论说,互联网和数字通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变成现实,构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