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代理是咋回事?

2022-08-12 教育 238阅读

事业单位人事代理,在我国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或授权指定的人才服务机构,受单位和个人委托,运用社会化服务方式和现代化手段,按指定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其代办的有关人事业务。

简单地说,就是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实现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分离,即单位管用人,而一些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如档案管理、计算工龄、评定职称、社会保险等,由人才交流中心代管。

1995年12月人事部正式提出推行人事代理制,使之规范化、法制化。人事代理最初服务对象大都是三资企业、民办科技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国有单位,现已发展到除了行政机关和参照管理以外的所有事业单位。

人事代理和人员编制没有必然关系,一般来说你必须有编制余额并经人事部门同意才能通过公开招考或政策性分配(调入)才能进入到事业单位,而且经过人事部门调配进入的都有编制,即便是该单位已经满编或超编也不要紧,最终会通过自然减员、增加编制等方法解决。

扩展资料:

服务内容

1、政策咨询与规划。向委托代理单位提供国家人事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咨询服务;协助委托单位进行人事规划设计,建立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帮助委托单位解决人事工作中的问题。

2、人才招聘引进。根据委托单位工作和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代拟和代发人才招聘启事,组织报名、考试、考核。素质测评工作,提出初选名单。根据单位的特殊需求,向省内外、国外招聘引进人才。

3、应届毕业生人事代理。为委托单位提供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咨询,申报应届大

中专毕业生需求计划,为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按转档案,办理转正定级手续。

4、代办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手续。为委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办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初走及资格考试报名、晋升推荐手续,组建相应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部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与评议推荐工作。

5、人事档案管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管理委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考绩档案。

为委托代理人员保留原有身份、计算工龄、调整档案工资、接转党团员组织关系、办理出国(境)政审手续、代办集体户口落户、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事代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