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孩子们的复习计划,我心里有了底。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小报交流。说说你认为本单元中难理解,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分别是什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复习。
第二部分:练习与运用。事先将学生手抄报上呈现的典型练习题抄写在卡片上,一起观察,说说这类习题解答时要注意什么。如: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都说最容易搞错。于是,我把书上第五题的6小题写在黑板上:
480米=( )千米 0.2 平方米=( )平方分米
78克=( )千克 3.46吨=( )千克
150厘米=( )米 0.07 升=( )毫升
先让学生观察这六题,再让他们分成两大类。每一类用的是什么方法。选择一个习题跟同桌说说“我是这样想的”。等同桌交流后,我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要求学生思考:哪几题要特别注意。有的说150厘米容易看作1.5米,0.2 平方米容易看作2平方分米。我再启发他们思考:解决这类填空题要用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明白了:除了要知道从什么单位化成什么单位外,还要了解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考虑小数点往哪里移动,移了几位等等。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我这个数学老师自然就退居 “二线”。
第三部分:走进作业“超市”。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学生自己设计一份作业练习,针对自己平时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复习。你看:一位同学设计的作业还比较有层次。直接写出答数:
A组 :3.1×10 = 0.09×100= 1.36×10= 0.8×1000=
0.007×1000 = 3.1÷10 = 0.9÷100= 60÷1000=
B组:54. 2×( )=5 42 102. 2÷( )=0 .1022
2. 17 ×( )=217 10÷( )=0 .1
0.048×( )=48 540. 2÷( )= 54.02
C组:在○里填上“×”或者“÷”,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58○( )=45.8 4.58○( )=0.458
4.58○( )=458 4.58○( )=0.0458
4.58○( )=4580 4.58○( )=0.00458
批改着学生设计的一份份富有个性的作业,我感到这个单元的复习课挺有新意,效果也比较好。于是,引起了我的几点思考。
教学反思
1、单元复习课怎么上?
翻开五年级新教材,每一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课”思路都很清晰。象小数乘除法这一单元,教材也是按照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 、“评价与反思”四大部分。联系前面几个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我都是从教材出发,先与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果我一直用那样的方法来上,自己感觉形式比较单一。尤其我感到复习课上知识掌握好的同学没有兴趣,觉得老师在炒冷饭,平时知识掌握有缺漏的同学,复习课上也不是十分投入,总觉得老师要上复习课,自己未必有内心需求。于是,我在台上“津津有味”地讲着,学生索然无味地听着,我要强调这个知识点,强调那个计算法则,学生仍“我行我素”,课堂作业上照样错,我照样生气。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开始抱怨,学生在题海中“流连忘返”,一个一个单元就这样过去,老师开始自我安慰:“任务完成就好”。
所以,我一直思考,复习课究竟怎么上?以什么形式上好一些?今天我大胆进行了尝试,上面的复习形式,既节约了时间,效果似乎要好一些。
2、问题缘自哪里?
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在其讲座《课堂应差错而精彩》中说到:要正确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我想:基于这样的思考,课前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混淆的概念,掌握得不太好的内容先整理出来。上课前,我可以进行筛选重点复习什么内容。同学们认为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容易做错,解决问题做得不是很好,我就多化点时间进行复习。作业中学生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不是很高,平时我就要求学生加强口算训练,注意验算习惯的培养,并在班内开展一周作业无差错竞赛,每周一宣布获奖同学名单,奖励优点卡。今天课堂上的问题均有学生提供,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复习内容变得生动些。
3、注意在复习中反思
上好复习课,我认为有两点不能忽视:复习课前,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平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怎样,作业情况中问题最大的是什么?而学生呢,学完一个单元后,也要进行反思。所以,在手抄报的背后,我读懂了学生对学习的反思,这种反思其实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我的教学资源,这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进步的台阶。它提醒我以后在上复习课前,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应该注意复习内容的安排,创新复习形式,多多反思,让复习课真正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