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数乘除法A4横版数学小报怎么写

2020-05-23 教育 81阅读
五年级小数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一类: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做,被除数的小数点与商的小数点对齐
第二类: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方法:利用高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化成整数,再按第一类的方法进行计算
2. 这一单元要加强除法计算的训练,每天做10道笔算除法题。特别要加强商要添0的除法题,如4872÷24的答案是103,学生容易忘记添0变成13。
3. 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并不难,只要学生记住要比保留位数多除一位就行。
4. 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变大 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变小
这一规律必须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熟练掌握
5. 商的变化规律也很重要: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的变化正好相反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6. 小数的分类:1.有限小数 1.纯循环小数
2.无限小数:1.循环小数:2.混循环小数
2.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分成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7.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中让学生做计算题,再用循环小数表示答案,学生很容易做错
如:22÷7的答案应该是3.142857是142857循环,而学生容易表示成1428571循环
8.这一单元还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时候用退一法,什么时候用进一法
进一法(用车装东西,地砖铺地等)
退一法(用钱买东西,分东西等)
9.学习小数除法后,学生经常弄不清楚是哪一个除以除一个
如:10元钱买了8颗糖
10÷8 表示每颗糖要多少元?
8÷10 表示一元钱能买几颗糖?(让学生进行区分)
《小数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这一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感到陌生,因此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我一点不敢懈怠。首先通读了一遍这节教材,再对着教材把教参认认真真读了一遍,随后,还好好分析这单元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认真比较了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相似性,以及我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课堂上注重唤醒学生对整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积极回忆,加强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比较;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一些现实情境,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我将学生的练习拿来分析,发现学生中错得较多的题主要就是被除数添“0”再除的情况,原来都是“0”惹的祸。仔细思考这些由0引起的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整数除法的基础打得不牢,练习的比较少,可能是前面的教学有疏忽的地方。二是课堂上有对算理的理解,但是强调不够,应该抽更多的学生来交流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而且对算理的理解只在第一节课做得较好,在后面的若干节课中都把它弱化了,造成学生不求甚解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做题老是丢三落四的,不是忘了打小数点,就是忘了商0,或者是忘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四是训练的量少了,教材在编排时相应的练习较少,课后补充的题也较少,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尤其是在课改之初时课外的补充练习几乎为0,造成了现在被“0”烦。
认识到这些后,我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首先就是把这几种有“0”的类型的题进行了比较,归纳总结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分出每种类型中的0的意义的不同,在学生的脑袋里建立起0的不同意义的印象;二是强化对算理的理解,每次做完题都让学生来说说每一步计算的理由,表示的是几个几除以几,或是几个十分之几除以几…;三是让学生尽量能验算,以便更好的检查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四是加大计算的练习量,在课堂上补充了一些计算题给学生比赛算,既达到了训练计算能力的效果,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五是发挥同伴的互助作用,尤其是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一是可以相互竞争,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解疑,这样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也让我明白,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应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对,采取相应措施去补救。我想,这才真正诠释好了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角色内涵。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教学在五年级上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学生的错误率却很高,而且错误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甚至是最简单的加减法。这些错误即使对学生再三叮咛,到时仍然会出现。究其原因,应该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可能是基本的概念与算理不清晰,或者是口算

与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错误百出。

二,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原因。学生常用“粗心”两个字解释计算的失误,但除了由于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的错误以外,更多是心理上的原因。

教师应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组织好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练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