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母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太湖母猪与长白公猪配种生下的小母猪是否可以做种母猪?

2020-06-09 旅游 846阅读
  • 太湖母猪有三个优点和四个缺点。

  • 太湖母猪与长白公猪配种生下的小母猪可以做种母猪。并且可以克服太湖母猪增重慢,瘦肉率低,这些缺点。

优点

  1. 繁殖性能高

    太湖母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强,产仔数量最多的优良品种之一,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产区育种场, 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2.14头,二胎14. 48头,三胎及三胎以上平均15. 83头。各类群之间差异不显著。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与其性器官、性机能发育早密切相关。小公猪首次采精日龄:二花脸猪为56~66天,嘉兴黑猪74~77天,梅山猪82.3天,枫泾猪88天。二花脸小公猪90日龄时可以采到正常精液,4~5月龄时精液品质已基本达到成年公猪的水平。小母猪首次发情日龄,二花脸猪平均为64天、体重15千克。母猪在一个情期内的排卵数,二花脸猪4月龄为17.33枚,8月龄26.0枚;枫泾猪8月龄16.7枚, 成年时达31枚;成年嘉兴黑猪平均为25. 68枚; 梅山猪29枚[1] 。现今由于条件改良,二花脸、梅山猪的经产母猪平均可达16头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产20头,优秀母猪窝产仔数达26头,最高纪录产过42头。太湖猪护仔性强,泌乳力高,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被压。仔猪哺育率及育成率较高。

  2. 杂交优势强

    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20世纪50年代起, 产区群众以中型约克夏公猪与太湖猪母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70年代之后以大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兰德瑞斯猪为父本, 太湖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组合商品猪全面普及,1984年以来以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本的三元杂交商品猪得到较快发展[1] 。目前太湖猪常用作长太母本(长白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开展三元杂交。实践证明,在杂交过程中,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引入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其本国猪种的繁殖力。各种经济杂交组合的推广,对提高商品猪增重速度、产肉能力以及养猪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3. 肉质鲜美独特,育肥性能

    太湖猪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38.8%~45%,肌肉pH值为6.55,肉色评分接近3分。肌蛋白含量23%左右,氨基酸含量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及苏氨酸比其它品种高,肌间脂肪含量为1.37%左右,肌肉大理石纹评分3分。梅山猪25~9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439克,每千克增重耗精料4千克,青饲料3.99千克,折合消化能51. 63兆焦;嘉兴黑猪25~75千克体重阶段, 日增重444克,每千克增重耗精料3.82千克,青饲料0.21千克,折合消化能45. 35兆焦。太湖猪屠宰率为65%~70%,胴体瘦肉率不高,皮、骨和花油、板油所占比例较大,瘦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各类群之间略有差异。枫泾猪、梅山猪皮重占比例较高,二花脸猪和米猪的脂肪较多。75千克体重的枫泾猪胴体瘦肉率39.92%、脂肪28. 39%、皮18.08%、骨11. 69%; 74千克体重的嘉兴黑猪屠宰率69. 43%,眼肌面积15. 48平方厘米, 肌肉含水量74. 36%, 粗蛋白质含量23. 05%, 肌纤维直径36.46微米

缺点

  1. 增重慢。

  2. 瘦肉率低。

  3. 成年母猪个体偏小、体质较差、难发情配种。

  4. 在老太湖母猪中发生过已耐过的一些疾病,从而造成怀孕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