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这是通常所说的“生理性腹胀”。是由于新生儿腹壁肌肉薄,张力低下,且消化道产气较多所致。
胀气的一些主要诱因
* 食物原因
如果小宝宝肚子胀气得厉害,那么,父母们首先应检查一下他的饮食。
如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进食。是不是你今天午饭吃了玉米或者是辛辣的凉面?也许它们正是下午让你宝宝肚子难受的罪魁祸首!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正是罪魁祸首的话,那么,哺乳的妈妈们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你日常的饮食中剔除掉,然后随时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的儿童肠胃病学专家、医学博士约瑟夫·莱维指出:“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是时好时坏的状况,便说明母乳不是孩子胀气的原因。”然而,如果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么,妈妈就应该远离那些有嫌疑食品一段时间,然后再进食。另外,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还包括大便稀、次数多、多泡沫、酸味重等现象),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
如果你的孩子是用配方奶粉喂养的,那么,你可以调换其他牌子的配方奶粉试试。在选择奶粉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包装袋上印制的营养配方,那种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孩子的肚子胀痛。当然,即便是调换了奶粉,也至少得要两个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此外,某些固体食物也可能导致嗝气、腹胀。比如谷物粗粮(你是不是为了给宝宝增加营养,在他的辅食中添加了玉米羹、栗子泥等等?)、蔬菜(如豌豆泥、黄豆泥)等都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而再如苹果、梨、杏儿等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大多数纯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
辨别让小宝宝腹胀难受的罪魁祸首,最好办法就是:每次用几天的时间将一种食物从宝宝的进食中减掉,观察婴儿如果反应,然后再慢慢重新引入这种食物。
* 进食方式
有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宝宝吃了什么,而是在于宝宝如何吃。
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嘴与母亲乳房的位置摆放不适当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嗝气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而不是呈某种角度),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使用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吸入过量的空气。美国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的苏珊娜·纳尔森博士说:“孩子喝奶的时候,如果你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么明显的,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就不是很严密。”应试着将宝宝的头摆放成45度,并相应地使奶瓶保持倾斜,从而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如果宝宝的吞咽能力比较好,你也可以把奶嘴的孔不要扎得过大,以减少他喝奶的同时吸入大量的空气。
* 哭闹的恶性循环
宝宝情绪的萎顿往往会使他肚子的胀痛更形恶化。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儿科教授斯蒂芬·保罗韦奇就指出:“孩子在哭泣的时候会吞进大量的空气。”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宝宝开始哭闹,他往往会因嗝气而腹胀,而腹胀又会进而导致他身体的不舒服,以至于令宝宝更加哭闹不停。
戳破气泡——消解腹胀的简单方法
* 帮助孩子打嗝。试着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还有一些拍嗝的姿势,不是很常用,不过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将宝宝略微倾斜地搁置在你的前臂上,让宝宝的脸背着你,从而使他的的双腿骑跨在你的胳膊肘的同时,下巴被托放在你的手上。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是:让孩子仰卧在床,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之后至少一个半小时,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 给宝宝按摩腹部。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为了尽量避免我们上面说过的恶性循环,你可以试着把宝宝平放,将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有的国家和地区,父母们会使用一些专门用来缓解宝宝胀气的精油来辅助按摩。)
但如果腹胀明显,伴有频繁呕吐、宝宝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较硬、发亮、发红,有的可见到小血管显露(医学上称为静脉曲张)、可摸到肿块;有的伴有黄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样大便,发热或上述的“五不”症状,这些都是疾病的表现,严重而顽固的腹胀往往表示病情危重,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新生儿腹胀怎么办?
发现新生儿腹胀,首先应该检查,除了腹胀以外,是否伴有呕吐,若伴有经常性呕吐食物,甚至胆汁或粪样物,大便秘结,3~5天才解1次,大便量很少,且见婴儿日渐消瘦的,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要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如果腹胀时胀时消,食乳后腹胀明显,无呕吐或偶伴呕吐,放屁后腹胀减轻,按摸腹部没有摸到粪样物,乳食正常,无日渐消瘦的,可能是由于喂养方法不当,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可给中药:菜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水150毫升,煎服6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天。改进哺乳方法,不要给孩子吮空乳头,每次哺乳后,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背部。乳母在哺乳期间,少食红薯等产气较多的食物。如果婴儿几天不大便后出现腹胀,哭闹,伴有恶心呕吐者,可能是由于胎粪内积引起,可给予番泻叶3克,兑开水60毫升,5分钟后,服10~15毫升,排出胎粪后腹胀便可消失,腹胀消失后即停药。因腹胀哭闹不止者,可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或用驱风油少许涂擦婴儿肚脐周围。以上几点你不妨试试,希望对宝宝有帮助,祝宝宝健康快乐!
宝宝经常放屁,可能是腹胀引起的,那么宝宝腹胀是怎么回事?
正常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这是通常所说的“生理性腹胀”。是由于新生儿腹壁肌肉薄,张力低下,且消化道产气较多所致。
但如果腹胀明显,伴有频繁呕吐、宝宝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较硬、发亮、发红,有的可见到小血管显露(医学上称为静脉曲张)、可摸到肿块;有的伴有黄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样大便,发热或上述的“五不”症状,这些都是疾病的表现,严重而顽固的腹胀往往表示病情危重,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婴儿腹胀怎么办?
发现婴儿腹胀,首先应该检查,除了腹胀以外,是否伴有呕吐,若伴有经常性呕吐食物,甚至胆汁或粪样物,大便秘结,3~5天才解1次,大便量很少,且见婴儿日渐消瘦的,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要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如果腹胀时胀时消,食乳后腹胀明显,无呕吐或偶伴呕吐,放屁后腹胀减轻,按摸腹部没有摸到粪样物,乳食正常,无日渐消瘦的,可能是由于喂养方法不当,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可给中药:菜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水150毫升,煎服6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天。改进哺乳方法,不要给孩子吮空乳头,每次哺乳后,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背部。乳母在哺乳期间,少食红薯等产气较多的食物。如果婴儿几天不大便后出现腹胀,哭闹,伴有恶心呕吐者,可能是由于胎粪内积引起,可给予番泻叶3克,兑开水60毫升,5分钟后,服10~15毫升,排出胎粪后腹胀便可消失,腹胀消失后即停药。因腹胀哭闹不止者,可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或用驱风油少许涂擦婴儿肚脐周围。
巧治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方法有哪些?
1、酸牛奶。先将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却后,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边加边搅,使成细颗粒状即成。酸牛奶易于消化,适用于胃肠炎的患儿。
2、脱脂奶。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却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复3次即可。脱脂奶适用于呕吐、腹泻、痢疾等患儿。
3、炒奶糕。将奶糕炒至淡黄色,炒后淀粉变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泻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汤。将大米洗干净,晾至半干炒成焦黄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时,过滤去渣,再加0.4%的食盐煮沸后即可。焦米汤中淀粉变成糊精,易于消化。适用于严重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儿。
5、胡萝卜汁。先用胡萝卜500克,洗净捣碎,加入少许水煮10~15分钟,用纱布过滤,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钟消毒后饮用。
6、苹果泥汤。取熟透苹果500~700克,洗净后捣成泥状,放入淡茶水中。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的刺激小,并富含碱性及果胶,有吸附、收敛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的腹泻患儿。
7、淡茶水。取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每日4次,因茶内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兴奋、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对急性胃肠炎有疗效。
帮助消化,促进食欲,西药可用:
①胃蛋白酶合剂:2岁以下每次2.5~5毫升;2岁以上每次5~10毫升,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②乳酶生:5岁以下每次0.1~0.3克;5岁以上每次0.3~0.6克,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③多酶片(含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胰酶等):5岁以下1次半片;5岁以上1次1片,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以上几点你不妨试试,希望对宝宝有帮助,祝宝宝健康快乐!
造成宝宝腹部胀气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吞食过多的空气、消化不良、胃肠蠕动障碍等,大多数都可以对症治疗;但如果宝宝肚子胀得很大,而且也出现呕吐、影响食欲、情绪时,妈咪最好是带宝宝去看小儿科医生,让医生诊治,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医生,我的宝宝肚子大大的,到底有没有胀气?”这是儿科门诊很常听到的问话,然而造成宝宝肚子看起来鼓鼓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宝宝腹壁的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腹肌
不够力而容易凸出,同时又要容纳相对大的内脏器官,加上幼儿开始学步时,站着脊椎会向前弯,所以更显得大肚子。肚子鼓鼓的医学上称为腹胀,而最常造成宝宝腹胀的因素是胀气或澎风,这时敲敲孩子的肚子会有“咚咚”的鼓声,大孩子更是易夺得“青蛙王子”或“屁王”的恶名。
宝宝胀气的原因
宝宝容易胀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吞食过多的空气: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2)消化不良: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肠胃蠕动障碍: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观察,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常见的婴儿胀气
另外当宝宝肚子胀气时会有哪些症状?对于一种常见于三个月内,因中枢神经系系统未成熟的“婴儿腹部绞痛”(colicofearlyinfancy),也常因胀气而造成反复发作性的腹痛和哭闹,症状发作多于傍晚,宝宝会有不安、脸部胀红、腿弯曲和腹壁僵硬的现象,也常合并臭屁连连。
治疗方面,局部使用驱风油或用温毛巾敷盖也用帮助。变换宝宝的姿势,如趴睡会使宝宝有安全感,以及肚子受压迫而改善症状,但趴睡有时要注意床垫不可太软,以免造成宝宝窒息。本症愈后甚佳,大多在宝宝四~五个月大时即自行消失。
另一种会引起胀气的“乳糖不耐症”,除有些是肠炎后的后遗症,另外在东方民族偶尔有“种族性”的“乳糖不耐症”,容易发生在三到五岁后的大孩子身上。如孩子上了幼稚园以后,只要喝了较多的奶制品,就会腹胀、肚子痛,不喝奶后这些情况就改善,这时可以选择“低乳糖配方奶粉”。
由此可知消胀气的方法,是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让他打嗝,以便气体顺利排出;或擦抹婴儿薄荷油,按摩宝宝腹部,这样有助于肠道蠕动,可经放屁将胀气排出。以及借由避免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安抚宝宝的情绪避免他哭闹,来预防胀气,大小孩也要少吃含有不易消化、低级多糖的食物,因为它们会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气,如:番薯、薯条、豆类、甜瓜等。
器官病变造成的胀气
怎样分辨宝宝的腹胀,只是良性的胀气或是有麻烦的腹胀?包括:
(1)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如肝脾肿大、肝硬化等等,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可能长肿瘤,而肿瘤越长越大就会引起腹胀。
(2)肠阻塞:一般上肠胃道阻塞比较容易呕吐,下肠道阻塞则以腹胀为主。婴幼儿的肠阻塞,严重的完全阻塞,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明显而被发现。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阻塞,也有可能拖很久后仍被遗漏。如之前提到的先天性巨肠症,是因为胚胎发育期肠道神经节,由上往下发育不完全而停止,造成大肠末端无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肠胀得很大。症状除了宝宝有显著的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现象。
(3)腹水: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有肝硬化导致制造蛋白功能失调,以及蛋白由尿中流失的肾病候群症,或由便中排出的肠病变。
敲打腹部声音了解症状
所以父母如果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到底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一般而言,如果宝宝活动力正常,能玩、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情形,而且肚子摸起来软软的、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是良性的。以及当医生检查宝宝时,扣诊宝宝的肚皮,听敲打的声音来辨别宝宝是否有腹部器官肿大、张了肿瘤或是腹水,如果只是“澎风”会敲出空空、澎澎的声音,妈咪就不必紧张。
但如果宝宝有其他不舒服,如:呼吸道感染、肠炎或便秘,影响食欲等的症状出现,就应该请医生来诊治,妈咪千万不要自行购买药物给宝宝吃,以免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把宝宝的情况弄得更糟。
譬如:宝宝如果因细菌性肠炎腹泻时,应该要让他肠内的病菌和其他物体排出,避免造成不好的刺激,这时,如果是大人买了抑制肠蠕动的止泻药给宝宝吃,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毒性巨肠,甚至会穿孔引起腹膜炎而发生危险。
平时先抹家里常备的万金油、薄荷油消胀气也许无可厚非,但如果宝宝情况没有改善,而且宝宝有一阵一阵地像生产时的阵痛或哭闹,就可能是“肠套叠”,父母还是应该尽快带他去看医生,如果等到宝宝吐出绿色的胆汁或像大便的东西时就太晚了。
异常胀气应速就医
总之,宝宝的肚子如果胀得很大、很硬,加上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一般加上有呕吐或喘就更为不妙。碰到以下情况的腹胀,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1)宝宝腹胀合并呕吐、食欲差(少于平常一半且越来越少)、贫血、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碰都碰不得,一摸宝宝会很痛或哭闹。
(3)合并呼吸急促。
(4)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硬硬的东西。
最后,胀气引起的腹胀,在小儿科虽然是常见的问题,但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大多的腹胀或许只是功能性的,并不见得会有危险。但如果不处理,也会影响宝宝食欲、情绪,甚至影响其发育
祝愿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