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再一次靓丽的表现,在连续六年减速之后,2017年的实际GDP增速似乎正在回升。第二季度刚公布的6.9%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016年的6.7%,远高于国际预测机构的共识,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接近6.5%,到2018年将进一步放缓至6%。
宏观层面分析: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GDP忽略了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深层次问题,那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结构转型之中 - 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生产者模式正在让位于日益强大的以服务为导向的消费模式。
这就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从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转向内部私人消费相对较慢的增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放缓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方面需要考虑对中国脆弱性的认识。
中国在危机面前都有深度的复原力,例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全球收缩最严重的情况下,2008 - 2009年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9.4%。
近年来总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主要集中在去杠杆化和相关的房地产市场紧缩两者之间 ,认为这是日本式的停滞。他们不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高度节约的经济体,如果出现日本式的停滞,中国有比日本有更多的手段,毕竟我国战略空间广大。
中国的国民储蓄在2017年可能达到GDP的45%,远高于日本28%的储蓄率。就像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39%的政府债务能够回避主权债务危机一样,中国拥有更大的储蓄缓冲和更小的主权债务负担(占GDP的49%),情况要好得多形状来避免这种内爆。
微观层面分析
中国的企业债务问题不容忽视 - 2016年末非金融债务占GDP的比重估计达到GDP的157%(而2008年末为102%),这使得大部分负债上升的国有企业要做势在必行的改革。
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总有充分的理由。毕竟,一个崛起的中产阶级需要经济适用房。随着中国人口的城市份额从1980年的不到20%上升到2016年的56%以上,到2030年最有可能达到70%,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但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 - 与其他完全城市化的主要经济体不同 - 在需求方面得到充足的支持,未来10 - 15年,城市人口可能保持年均增长1-2%的增长轨迹。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房价上涨近50%,几乎是全球规范的五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住房手表),可承受性显然是一个合理的担忧。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审慎地管理满足城市化需求的住房供应增长,而不会造成过度的投机和危险的资产泡沫。
同时,中国经济在2017年初也受到强劲的周期性复苏力度支撑。六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1.3%,与前几年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受到后危机较弱的影响全球复苏。同样,到2017年年中,通货膨胀调整后的零售额年增长率为10%,比总体GDP增长6.9%的速度快45%,这反映了家庭收入的显着增长以及日益强大的。
悲观主义者一直视中国经济为自己的经济观点 - 重复了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森·斯宾塞(Jonathan Spence)多年前的开创性评估的一个经典错误。普遍认为打破日本和美国的资产泡沫在中国构成了同样的威胁。同样,中国近期的债务密集型经济增长高潮预计也会和其他地方的情况一样。
预测人士发现,难以抵制重大危机冲击的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的影响。过去一直是错误的做法,今天又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