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学校、仓库、工厂等。到上世纪末,常州的祠堂已所剩无几。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于战乱,抗日,文革等原因,变成残垣断壁,蒿草丛生。
从本世纪初,常州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护修缮祠堂的紧迫性,于去年9月28日发起并成立了常州祠堂文化研究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两次祠堂文化学术研讨会,对家谱修缮的热潮中,重修宗祠也在这股热潮中也应时而生,他们纷纷自筹资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修复祠堂。研究会正在汇编关于常州本土祠堂文化的书籍,修缮祠堂的善举自古有之。
最先发轫的是武进礼嘉的孙觌后人。孙觌北宋大观三年进士,翰林学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人称两部尚书。2003年孙觌后人开始重修宗祠,当时思想还不十分解放,顾虑影响,将它改称“纪念堂”,只是因为宗祠已少掉了一部分,略显局促。紧随其后的是横林赵氏宗祠的重修,《赵氏宗谱》的主编赵祖兴是一位热心人,他奔走呼号要重修赵氏宗祠。赵氏宗祠是文化名人赵翼、赵元任的祖祠,赵翼曾在祠内主修赵氏宗谱,明朝的石柱础依然可见。宗祠修成三大三进,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祠内还保存明清石碑和墓志铭多块,有古井一口。自此,新一波宗祠重修迅速热遍常武地区:2004年潞城大树下村王氏宗祠动工,樟村陆氏宗祠启动修复,很快横林丁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中沙礼嘉王氏宗祠、横林余巷冯氏宗祠、芙蓉奚氏宗祠、遥观孙氏宗祠,以及三河口阚氏宗祠、横山桥陈氏宗祠、雪堰殷氏宗祠等也都在原祠的基础上修了小祠堂或纪念馆。常州宗祠的重修都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了以历史风貌。这一大批宗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江南宗祠特有的娟秀婉约的水乡风格温润着江南人的心灵。
细细数来,常武地区重修的宗祠已有10多家:从最早的横林赵氏宗祠,到潞城的三槐堂王氏宗祠、礼嘉王氏宗祠、丁堰樟村陆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红梅白氏宗祠(在运河边)、芙蓉奚氏宗祠和岳氏宗祠等都在这一波修缮热中重新焕发出青春。有不少都已在最近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市区的瞿氏宗祠作为瞿秋白故居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那些修复的祠堂,多是延续了以前的风格,在工料上和以前的能衔接起来,木架结构予以保留,更换其中糟朽的材料,但仍是木材,但是也有的修复,没有按照老规矩来,把木架改成了钢筋水泥结构,原本按照老法做的话,因为保留了旧时的材料和工艺,仅仅是修复,还能被评为文保单位,但是一用钢筋水泥,那就再也评不成文保单位,只是外观比平常建筑好看而已,在修复祠堂时,我建议应考虑到与传统的衔接和时代的连接,尽量采取和原来工艺和旧式材料,少用新材料,如果是新修的祠堂,或者是原来的早就毁灭的,在另外的地方建的祠堂,那也要在外观上起码延续常州祠堂的整体风格,可用新式材料和工艺,但要让人一看便知是祠堂而非是别的建筑。
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因此上致机关政府,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责任和义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曾经担任过武进区湖塘镇龙潭村村委书记的徐汉法一挥手响应者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将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8平方米在常武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宗祠就竖起来了,本来他们只是想把多年未修的家谱重修一下,但是宗祠还保留着,经历了岁月沧桑风霜雪雨的磨励,已经衰败破落,看在眼里的徐汉法便下定决心将祠堂修复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