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有哪三种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2020-09-14 财经 121阅读
.1.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曾经为资本主义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自不待说,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也有它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在竞争中出现垄断。垄断的实质就是市场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结果普遍出现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二次大战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些弊端日益显露,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有别于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新模式,这种寻求的结果导致了混合经济模式的出现。2.混合经济作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主要经济模式,混合经济的概念有些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期,各国经济学家对此都有各自的表述。同时各国根据各自的现实和传统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 50多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少森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把混合经济的概念界定为:“非共产主义国家中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混合经济主要依靠其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来应付宏观经济。” 在西方学术界,混合经济长期以来是作为微观经济狭义解释的名词,它指的是特定一类企业,其中国有部门和私有企业合作已经制度化,目的是保持“私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的同时,使认为“公共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与想象中的“私人利益”的功效起协调作用。后来这一概念已经超出了微观经济的范围,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里,整个国民经济都变成了混合经济乃至成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制度。可见这种经济模式具有十分强大的现实生命力。 和自由市场经济相比,混合经济更注重政府对经济的必要干预;而与计划经济相比,它又强调市场的作用。随着“市场失效”和“外部化”问题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转向混合经济模式。花样繁多的混合经济模式在各国的实践 在今天,混合经济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混合经济包括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部分。前者是基础,中者是保证,后者则体现其特征。混合经济自身所固有的灵活性,使其各部分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行成不同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各国的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 美国是“垄断主导型”的混合经济模式:是一种私有垄断资本为基础,以经济决策高度分散为特征,政府主要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即有限干预的模式。 日本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导向型”混合经济模式:在本质上和主体上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又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对经济--特别是企业决策进行间接有效的调控。 德国是“社会市场型”的混合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 法国是“政府指导型”的混合经济模式:国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同时并存,计划指导和市场机制互为补充,国家调控和自由竞争相辅相成,体现出法国人既讲究效率,又谋求平等的一贯特点。 韩国的情形稍为复杂些,基本上是属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推移”的混合经济模式:一方面让市场经济为基础或主体,让市场发挥作用,用市场来激发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不让市场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而是政府全方位地组织经济活动,并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预。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在逐渐减少,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加坡是“政府宏观调控型”的混合经济模式:一方面发挥市场效率,承认私有财产,推进企业竞争;另一方面在经济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基础上,国家对经济又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控制。 可见,各国在实践混合经济模式时,具体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有一组统计数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据统计,1982年国有企业投资额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是: 美国:18.4% 日本:24.1% 西德:22.7% 法国:33.5% 英国:30% 混合经济的一般特点 第一,产权结构上公私并存。可以说,市场失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场对公有制的需求,而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的某种形式的混合,无疑是混合经济的突出表现。 第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并举的资源配置方式。“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同时进行调节,是混合经济的运行基础。但同时,政府和市场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政府干预是约束行为,市场调节则发挥枢纽作用,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企业则按照相应的法规在其职责内从事经济活动。 第三,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并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