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棍术是功防一体的吗?

2020-10-28 文化 85阅读

八极门的棍术有两套,一是“行者棒”;二是“把棍头”。行者棒是单练套路,把棍头是对练套路。行者棒来回五趟,把棍头前后三番,有3个相对独立的段落。前两番短,以基本动作为主;第三番长,内容比较丰富。

八极棍术的渊源,根据八极门内的谚语:“康大力的棍,吴钟的枪,短打擒拿数李章,刘三闪的八极天下扬。”那么说来八极棍术应该源自康大力。

但吴钟是一位武学大家,他和康大力、李章、刘三闪3位武林高人结交换艺以后,将四家技艺综合升华,对拳、械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正因为如此,吴钟才被公认为是八极门的开山鼻祖。

八极棍术讲究的是8个字:碰、砸、劐、挑、滚、翻、挤、塞。《罗疃谱》记载:粘、捻、挤、靠、擭、挑、掤、闸。大同小异,比如滚翻即是粘捻,挤塞如同挤靠。其他大约是方言口语和白字的原因而略有出入。“把棍头”的特点有四:其一,兼枪带棒。八极棍

术不像其他门派抡起来呼呼生风,不论是行者棒、把棍头,还是八极枪,其中横抡都只有一势,虽然不排除用横抡之法,但绝不以横扫为主。余者都是或螺旋而入,或直出直入,或上挑下砸,所谓里占外拿,棍走立圆。

这样的招法比横抡路线近,从而速度快。彼棍迎面而来,防而不及,哪有时间将棒抡起!那怎么对付对方的横扫呢?首先是近身,一旦靠近,抡棍基本就不起作用了,何况还有抱棍、戳棍等防守方法。

进身以后兼用枪术,以“点”进攻,距离短,速度快,面积小,压强大,防范也就有难度了。程宗猷在《少林棍术阐宗》中写道:“谚云:打人千下,不如一A”,“不能受A者:咽喉、鼻、心、胁、腹、虎口、膝臁;不能受打劈者:太阳、脑、头、耳、手指。究其用,A打其手者,使难持棍;A打其膝臁者,使难出入;A其心胁者,使难遮拦,大抵上下易遮,而心手难架也。”

其二,贴身挨靠。八极拳讲的是挨傍挤靠、粘连黏随,八极棍术也不例外。对棍时,两人的棍多是黏着走,见缝插针,挤步逼近,马步吃人。

因为是粘黏着走,不像一般的对棍,光听“叮当”响。八极对棍即便响,也因为是插花滚翻的招法,出声也和其他的对棍声音不一样。当然,虽说此棍是走粘连黏随,但也不时断开,攻其不备。

其三,攻防一体。拳谚说“打人毕露空”。所以八极拳对练,一只手进攻的同时另一只手防守。八极棍术理念相同,进攻方进攻时要防好自己的漏洞,防守方守护时见对方破绽同时进攻。单纯防御,总是被动,积极的进攻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其四,不丢不顶,后发先至。八极劲包含了太极拳的听劲。两人的棍一搭上,就要坚守中道。“丢”了敌方就进来了,而“过”了犹如不及。听劲就是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双手将棍抱定,即是用一根棍护住了全身。

八极先辈在教练棍术时曾说过:“不要把棍简单地看成就是一根棍,要把这根棍看成是一堵墙。”就是说,棍虽是一条线,但在接触点这里形成了一个把两人隔开的平面,而且是一个随时能变化方向和角度的平面。

把棍头具体的招式很多,诸如:花子寻门、插花、劈砸、滴水、轧棍、填棍、点棍、跨马棍,砸跪膝、白猿托刀、白马回头、花郎寻梅等。

还有“涮”棍,《罗疃谱》写作“顺”棍,是一种迅速以两手握住棍的一端,将另一端直线或斜线击出,力在彼端的招法。

把棍头演练不仅实用性很强,也具有不错的观赏性。如果两人动作熟练,步法灵活,那种迅速的贴近严丝合缝,敏捷的进退脚下生风,行云流水般的粘黏柔和而巧妙,风驰电掣般的袭击顺达而刚猛的演练,具有一种韵律感,对比其他的棍术自是别有一种风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