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20-04-24 军事 346阅读
国防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简称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武装力量动员是将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国民经济动员是把国家和平时期的经济转入战时轨道;人民防空动员是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防敌空袭,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政治动员是围绕实施战争对全体军民进行宣传教育和政治鼓动
动员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动员按方式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动员按时机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在平时进行。决定实施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动员令。动员属于战略问题,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外交等一切领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决定性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战争规模和消耗的不断增大,动员也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动员的范围扩大。②动员的速度加快。③动员的数量增多。④动员的准备加强。
国家动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战争中,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党动员、全民动员的方法,依靠革命政权,在革命根据地,成功地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革命战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主要做法是:①进行政治动员,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②武装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人民战争。③采取层层升级的办法,补充和扩大人民军队。④自力更生,发展经济,保障军需民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支援朝鲜人民抗美战争,进行了局部动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号召下,广大青年踊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2]
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简称动员。有的称国防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武装力量动员是将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迅速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扩大军队。国民经济动员是把和平时期的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充分调动国家经济力量,保障战争的物质需要。科学技术动员是国家统一组织科学技术部门和人员,从事战争所需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研制新式武器装备。人民防空动员是发动群众,采取各种措施,防敌空袭,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政治动员是国家对全体军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鼓动,发动他们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并争取友好国家的同情和支持。战争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总动员是在全国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动员;局部动员是在部分地区或部门进行的动员。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公开动员是公开发布动员令,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实施的动员;秘密动员是在各种伪装措施掩护下隐蔽地实施的动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战争初期动员是在战争爆发前后较短时间内所进行的动员;持续动员是在战争初期动员后所进行的中后期动员。有的国家把在临战前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所进行的动员,称为应急动员。动员的全过程,可分为平时的动员准备和战时的动员实施。决定动员实施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3]
主要影响
战争动员属于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是常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动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