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的经济

2022-04-07 财经 275阅读

2005年,未央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73亿元(在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0元(在地),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8亿元(区属),“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16.3%、24.2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亿元、67.5亿元、32亿元(在地),三次产业比重为2∶66.5∶31.5(在地),非公有制经济占总量的60%(区属)。
2010年,生产总值完成403.89亿元,总量比“十五”末翻一番,在西安市十三区县中排名上升到第二位,“十一五”年均增长16.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872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46亿元,是2005年的4.69倍;连续三年入围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未央区地处渭河冲积平原,未央区分为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等四个地貌单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水稻、大豆、红薯也有种植。经济作物有蔬菜、油菜和少量药材、棉花、花生。未央区按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和水利条件等自然因素分为两个农作物区:北部及东部沿河滩地为粮菜瓜果区;中、南部为粮菜区。
1951年土地改革后,辖区农民走上农业互助组的道路,农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1956年农业总产值2579万元,是1949年的1.9倍;粮食总产量4.48万吨,比1949年增长1.07倍;粮食亩产254.3公斤,是1949年的2.14倍。同期,耕畜也增长30.4%。1958~1960年,农田基本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对农业生产起到奠基作用。但由于受急于求成错误的严重干扰,1961~1962年,农业生产连续大幅度下降,未央区农业总产值1961年比1960年下降23.17%,1962年又比1961年下降8.75%,甚至比1953年还低4.5%,使农业总体水平倒退了9年。1963年,未央区农业生产在调整中得到恢复。1965年农业总产值比1960年增长3.9%。1967年,“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波及辖区农村,农业总产值又比1966年下降7.24%。1968年,农业生产仍徘徊不前。1970年,境内7个人民公社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总产值又有所上升。1971年农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25.60%。1972~1979年,农业生产总产值徘徊在4000万~4500万元之间。80年代前期,连阴雨和洪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下降。1983年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下降13.12%。1984年后,农业生产逐年快速增长。至1993年,粮食总产66189吨,亩产612.6公斤,农业总产值7362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26.48%、17.54%和103.71%。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7.37%。
建国后的44年中,未央区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各业产值不断上升。1949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93.50%,牧业占5.84%,林、副、渔业不到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除种植业比重稍有增加外,其他各业变化甚微。嗣后,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其他各业均有上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未央区人民政府对农业经济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牧业和渔业比重增长较快,种植业比重进一步下降。
至1993年,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种植业72.51%,畜牧业18.68%,渔业4.67%,副业2.50%,林业1.64%。曷1949年相比,种植业减少21个百分点,畜牧业、渔业、副业和林业分别增加12.84、4.67、1.92和1.57个百分点。
2012年,未央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6525万元,同比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21321万元、林业产值13万元、畜牧业产值10761万元、渔业产值236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67万元。西周时,位于今未央区西部的“双子城”(丰镐二京)——主要为贵族服务的奴隶工匠中心已经形成。
两汉时期,今未央区辖地手工业已相当发达。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休,手工业被破坏殆尽。唐代,现境大部为禁苑。宋代农户无几。明、清两朝,境内村落虽与日俱增,但多以务农为主,手工业均为自给性家庭副业。
民国十六年(1927年),未央区域内始有村民兴办的机器工业。
西安解放后,域内手工业日渐兴起,1950年有各类手工业工场作坊300多家。
1955年,第一个商办工业企业——汉城酿造厂在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建立。在1958年的工业“大跃进”中,现辖区各人民公社相继办起一批纺织、农机、建材和缝纫工业企业。至1959年末,工业总产值由1956年的15万元增至456万元。1960年,区人委贯彻中央、省、市指示,清理整顿社队工业,压缩非农业占用劳力,加强农业第一线,绝大多数社队工业解散。1961年未央区工业总产值降至195万元。1963年,国民经济在调整中恢复、发展,未央区社队工业也有较大发展。但由于未央农业机械厂等4个骨干企业收归市有关部门管理,未央区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减少两万元。
1965~1969年,未央区域内工业生产在社会动荡中缓慢发展。1970年,各人民公社贯彻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关于建立农业机械修造网的精神,大办农机修配企业。1971年,工业总产值较1963年的313万元增长2.6倍。1980年,未央区建置恢复。年末,未央区有工业企业22个,总产值3738万元。其中区直工业697万元,占18.65%;社队、街道工业3041万元,占81.35%。1984年,未央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未央区工业迅猛发展。工业企业数增至1340家,总产值由6582万元增至1亿3220万元。乡街工业产值在未央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上年的86.64%上升到91.38%。1985年后,未央区工业总产值以34.5%的速度逐年递增。
1993年,未央区有工业企业2664家,职工58438人,工业总产值19亿0408万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三桥兴建的长安机厂三桥车辆场,西安解放后更名为铁道部西安车辆工厂,为现境最早的驻区国营工业企业。从50年代始,境内陆续兴建一批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至1993年,驻区工业企业增至近70家,职工人数增至67827人。工业产值达21亿8996万元。
“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4%和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升至西安市十三区县首位。
2012年,未央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50.20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工业增加值189.8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34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5.54亿元,增长7.9%。1949年5月至1957年,未央区各项收入全数上缴,支出向上级报领。1958年开始建立区级财政,实行“以收定支、三年不变”的体制。1959年1月至1963年,财、税机构合一,市对区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留区比例为74%。1965年10月财政收支由西安市郊区财政科统管。1977年建立人民公社一级财政,实行“以收定支,收支挂钩,超收分成,支出节余归社”的办法。
1980年4月,西安市对未央区实行“分灶吃饭”,财政收入范围是区属企业上缴部分、区征收的工商各税、农业税和其他收入。其中房产税、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特种消费行为税5种地方税作为固定收入全部留区。工商税作为调剂收入,按54%留区。区财政支出包括区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援人民公社支出、区办“五小”(小化肥、小水泥、小钢铁、小机械、小煤炭)企业补助、区级农田水利事业费、行政事业费和其他支出。包干比例,因未央区支出大于固定收入,除固定收入全部留区外,调剂收入按54%留成。1984年1月,将“分类分成”体制改为“总额分成”办法,留区比例为74%,超收部分市、区五五分成。1985年1月,按国务院决定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简称“划分税种、分灶吃饭”)的财政新体制后,核定区财政固定收入包括集体企业(市以上企业除外)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营企业奖金税、契税、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区及其以下企业部分,全部上解)、税款滞纳金、农业税和区级单位的其他收入:区属企业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国营企业所得税、调节税、建筑税、区属其他企业收入等为市、区财政共享收入。将区财政固定收入和市区共享收入加在一起,同区财政支出挂钩,实行“总额分成”,留区比例仍为74%。对收入比上年增长部分,实行“总额分成”和“增收多留,提高超收留成比例”的办法,总额分成比例不变,超收部分留区95%。财政支出按隶属关系划分,区财政支出范围是区属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简易建筑费、支援农业支出、行政事业费和其他支出。1988年后继续执行“划分税种,分灶吃饭”体制,将中央、市上借款调减支出进入基数,把13种小税划区作固定收入,调整“总额分成”比例,留区比例定为62.2%。
1980~1993年,未央区对乡镇、街道(公社)级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将原“定收定支,收支挂钩,超收分成,支出节余归社”办法改为“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基数留成,增长分成,支出节余归社”体制,对乡镇、街道本期内的收入按预算基数的1%留成,分项考核,有一项未完成任务者,不予留成。增长部分乡、区按二八或三七分成。大明宫、未央宫、三桥、谭家分成20%;六村堡、汉城、草滩分成30%。1986年4月,将农村地区的有证个体工商业户、合伙经营户、无证临时经营户的税收及房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零散工商税收等,下放给乡、镇、街道征收管理。1988年9月,在区支库内建立乡镇金库代办处。
2012年,未央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9.38亿元,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00亿元,增长27.5%,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3.73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94.9%。分税种看,营业税完成11.10亿元,增长40.6%;增值税完成1.80亿元,增长1.5%;城市维护建设税1.91亿元,增长7.6%;企业所得税1.61亿元,增长37.0%。从收入来源看,全年财政部门组织收入3.28亿元,增长62.2%;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4.16亿元,增长39.3%;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98亿元,增长-3.8%。自1980年以来,未央区现辖域内的外贸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1991~1993年间,西安铸管厂“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累计创汇200万美元,被评为西安市冶金系统机电产品出口创汇先进单位,陕西省冶金工业厅授予该厂“七五”期间陕西省冶金工业系统出口创汇成绩突出单位奖。1993年,西安高压阀门配件厂生产的法兰盘等产品出口马来西亚、台湾,创汇93万美元,该厂荣获陕西省科技示范企业、国家二级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等称号。西安建宏纸品有限公司199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上缴各种税金73万元,出口创汇20万美元。西安安达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1992年5月成立,是纺织、印染销售集团化企业,装有90年代国内最先进的特宽幅280生产线两条,生产各种染色布、印花布,同时开发、经营其他棉纺织品,产品经香港销往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出口创汇150.23万美元。西安家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1993年11月投产,生产宴会酱油200吨、鲜味王400吨、鸡精600吨,年产值1300万元,年利税105万元,创外汇10万美元,出口欧、美、亚、太等地区。唐宫制衣厂1993年创外汇40万美元,上缴税金10万元。区外贸公司1992年成立,全年引进外资协议10项,总投资662万美元,协议引进资金361万美元,共完成出口交货值2025万元,创汇400万美元。
1989~1993年,未央区外贸系统共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十一五”时期,未央区实际引进内资17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631万美元。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未央,三届论坛成功举办,连续组团参加“西洽会”,“高交会”等大型展会,未央被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心和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评为“新中国60年县域经济最具投资潜力十大县市”之一。
2012年,未央区实际引进内资59.8亿元,增长16.9%;实际利用外资7800万美元,增长25.8%。第十六届西洽会共签约23个项目,引进资金186亿元,其中已经实施的合同项目18个,实际到账资金20.12亿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