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区别?

2022-08-06 教育 248阅读

一、概念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二、包括内容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三、作用不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当然争取全额拨款好,这样人员的工资、基本奖金就有了保障。如单位的其他收入很多,还是差额拨款好。因为差额拨款下,财政对单位的监控较少,单位自由度更大。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全额拨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