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政治思想表现怎么写

2022-03-16 时事 590阅读
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是,这一相关性又表现为怎样的逻辑?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仅带来了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还造就了一支新经济精英。他们掌握着较多的经济资源,并进而具有了潜在的政治影响力。因此,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又可以简化为企业家与执政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本研究就是通过对处于这一关系的中间环节――民营企业家政治影响的考察,试图解释这一基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行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群体内聚力与主动性等。但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执政党和国家对于企业家政治行动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型塑作用。由于党和国家拥有关键性政治资源的掌握权和分配权,它们采取了带有“精英吸纳”性质的政治安排制度,以及在私营企业推行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前者带来了新经济精英政治影响力的扩大,同时使他们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规范化,对体制的认同感强。后者则通过组织构建来引导企业家增强对执政党的支持和归属,同时使企业家与执政党之间达到了较为密切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程度,使企业家获得了影响政治和达成经济目标的另一条通道。市场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家政治行动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市场化的改革推动了商会的崛起并走向民间化和自主性,这可以看作企业家组织化自主性的初露端倪。但是由于商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这种自主性的影响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政府对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企业家与地方政府采取了非正式的影响方式,即构建与地方政府官员的“依附主义关系”和“共生关系”,二者分别建立在利益交换与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之上。因此,总体上看,中国民营企业家采取了一种嵌入性的战略来发挥政治影响,即通过执政党和国家所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以及政治平台来实现政治及经济目标;同时也通过与地方官员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来实现实际的经济利益。而且,企业家的政治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和政策领域,而非更高层次的政治权力或者体制转型问题。因而,尽管中国经济改革对政治领域变革提出了挑战,执政党和国家为了应对这些这种变革,进行了体制和制度上的调整,有效地化解了这些挑战,从而在有效地推动了发展战略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更多还原。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法定地位的确立,民营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及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问题亦摆上了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当前党的建设领域里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现在“连队”的“番号”变了,大量的民营企业涌现出来,外商独资、控股或参股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所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必须应时而动,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将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街道、社区、工会、市场以及一切有人群和党员活动的地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在外商独资或控股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困难和障碍都更大一些。这些困难和障碍,一方面表现为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难以与市场经济和WTO的要求接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立方式、工作机制以及职能定位等,不能适应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游离和对立。因此,必须抓住入世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努力开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全新的工作机制来应对WTO带来的挑战。
    二、当前民营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都把民营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努力壮大党员队伍,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此,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对其中的内在规律,我们现在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党建工作在整体上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准上,亟待提高和改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党组织组建率偏低和党员发展数量偏少。据对某地级市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建立党组织的仅占民营企业的6.5%,符合条件应建立党组织的仍有近30%未建立。1999年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党员274名,仅占全年发展党员总数的2.3%,而且多数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一线职工的数量极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有些业主认识不到位,怕党组织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发展;怕会议多,应酬多,加重企业负担;怕难处理与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麻烦多,等等,因而对设置党组织存有排斥和戒备心理,不愿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小”、“少”、“散”、“杂”的特点,也给组建党组织带来一定难度,造成“有企业无党员”和“有党员无组织”现象的出现。还有,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成分比较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经常出其构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负责人、打工农民、下岗工人以及社会上的其他成员之外,大量的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青年知识分子亦加盟其中,使其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和改善,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他们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政治影响力和要求也日趋增强,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决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把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更不能把民营经济这个重要的领域拱手相让。否则的话,我们将会犯历史性的大错误。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通过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把这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纳入党的执政基础,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把“三个代表”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是维护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民营经济,既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不同于一般的国有经济,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全新的经济组织。民营经济中的广大职工群众,他们同国有企业的职工群众一样,也是党的阶级基础,是党的依靠力量。他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必须由党来代表、体现和反映,而不能通过其他的渠道和途径来反映,这也是党的性质所必然要求的。如果我们不能或自愿放弃成为民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就有被削弱甚至丧失的危险。
  至于民营企业的业主阶层,他们从整体上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党的群众基础,因而必须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来看待,注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决不能将他们推出去,使其成为其他政治力量的社会基础,甚至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异己力量。对此,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决不可掉以轻心。总之,无论是民营企业的广大职工群众还是业主阶层,他们的利益必须有人来代表,他们的愿望必须得到充分的反映,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有效的维护。在当代中国,能够有这个资格、并有能力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第三,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也是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我国现在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的开放转变为制度性的开放。WTO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无疑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必将遇到严峻的挑战。例如,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就不能象过去那样简单地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设立和运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