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主要步骤是?关键步骤?

2022-08-21 健康养生 157阅读

一、革兰氏染色法

不少于两种染料参与的染色方法称之为复染法,革兰氏染色法属于复染法类的一种染色方法。由结晶紫、碘液、番红参与,通过染料对细菌的细胞壁的着色,来区分革兰氏阴性菌与阳性菌的一种方法。

二、主要步骤及关键步骤

(1)制片。

取菌种培养物常规涂片、干燥、固定。 

要用活跃生长期的幼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火焰固定不宜过热(以玻片不烫手为宜)。 

(2)初染。

滴加结晶紫(以刚好将菌膜覆盖为宜)染色1-2min,水洗。 

(3)媒染。

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约1min,水洗。 

(4)脱色。

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将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的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立即水洗。 

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成阴性菌。因而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5)复染。

用番红液复染约2min,水洗。 

(6)镜检。

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菌体被染成蓝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被染成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

扩展资料: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结晶紫(C25H30ClN3)当中的CL-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紫色复合物(C25H30lN3)。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且肽聚糖网层次多而交联致密,进行脱色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结构中不含类脂,所以脱色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

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脱色处理后后仍呈无色状态,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革兰氏染色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