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中央官制

2020-09-15 综合 1230阅读
中央官制主要有:
一、宰执与宰相制度 宋代在继承隋唐的基础上,设置了副职参知政事,称为执,为牵制宰相设置的。
二、三省六部
三省即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1、门下省长官名义上是门下侍中,但很少委任,副长官是门下侍郎,主管皇帝玉玺、大朝会设位子、参拜外官和流外官考课。
2、门下省又称为右省,长官是中书令,副长官是中书侍郎。中书省主要管理郊外祭祀、皇帝册文、州县考课、文官改赐章服、僧道给赐紫衣师号。
3、尚书省,又称为都省,长官是尚书令,总辖六部
三、枢密院与三衙门
枢密院是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与中书门下共掌握文武二柄,也成为东西二府,枢密院掌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政令,禁军也在枢密院的管辖范围内。
三衙门是指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四、三司使
三司又称为计省,是北宋前期的最高财政机构,总管全国各地的供赋和国家财政。
五、御史台
宋代的中央监察机关,沿袭唐代,下设三院。长官为御史大夫。
六、九寺与诸监
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大府九寺;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司天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