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诚明,谓之明;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翻译

2023-05-14 综合 35阅读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喊态备。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这段出自《中庸》的名言,讲述了以诚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诚而明悟了天理,这叫闭虚作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内心真诚,这叫作教化。真诚就会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会真诚。 真诚是社会与生的大道是无法分离的。真诚既是天道运行的法则,又是人道运行的法则。

只有为人真诚才可以说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也才能够得到人生的智慧,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真诚、诚实、诚信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达到中庸的境界的基础,而中庸之道又是人生成功的途径。

扩展资料:

论述诚与明的关系:

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以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人天生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

“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郑毁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

《中庸》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