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应该怎样治疗?

2020-10-18 健康养生 57阅读
脑健康忠告——警惕小卒中
什么是小卒中
“小卒中”(短暂性脑缺血 TIA)又叫“小中风”,也有人称为“无症状性脑卒中”。不过,短暂性脑缺血或无症状性脑卒中的提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易被患者本人和主治医生忽略,因为TIA没有典型的脑卒中的症状,如偏瘫,昏迷,不能说话,不能吞咽,出现视力障碍等典型的卒中症状。在诊治时,医生会安慰患者,事后开出处方,完事。个人认为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向患者说明小卒中的实质,介绍小卒中与大卒中的关系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小卒中的症状
小卒中的症状不典型,但是,出现以下症状之一者,就有可能发生了小卒中:
1,一过性头晕,发作数分钟就会好转;
2,一过性头痛,持续时间不长;
3,一过性视物不清,需要两眼交替测试才知道是单眼视物不清;
4,短暂的说话不利索,流口水(口吃流涎);
5,一过性单侧肢体麻木;
6,性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抑郁寡欢。
这些症状出现,提示有可能是发生了小卒中,患者要及时就医,医生如果及时干预,就有可能在小卒中与大卒中之间筑起“防火墙”,防止演变成为脑卒中。
小卒中的实质
以往认为,这些一过性的脑缺血症状是“功能性”的对大脑并没有实质性损害,那是以前因为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实质性损害病变。
近年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颅脑CT, 磁共振等),临床发现那些以前以为是功能性的症状,其实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损害,包括:
1,腔隙性脑梗死(脑梗)。在解剖上这类脑梗死范围直径不会超过15毫米,且不在关键部位,所以常常没有症状。无症状脑血管病80%都是腔梗引起的。
2,脑白质疏松。没有脑梗塞,但有慢性缺血改变。
3,脑轻微出血。出血很少,一般没有症状,只有通过特殊检查才能发现。
小卒中与大卒中
近年来,医学的研究明确显示,小卒中是导致大卒中,其他脑血管事件及脑痴呆的重要因素。而小卒中比大卒中更为常见,其发病率是大卒中的4倍之多。目前,我国有明显症状的患者约有950万,而无明显症状的卒中患者约有3750万。在年龄超过45岁的人群中,经磁共振或者CT检查发现,可能每10个人就有1个人得过脑血管病,但是他自己却没有主观症状,或者没有把一过性症状当回事。有人跟踪观察,一过性单侧肢体麻木发生后3-5年内,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典型的脑卒中。而出现无症状性脑梗死后1-5年,出现大面积卒中的机会增加1,6倍,总体死亡会增加1,8倍。
小卒中的预防措施
基层医生如果发现上述不起眼的症状时,应该为患者做进一步检查,或者建议患者到神经专科就诊。经过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脑轻微出血等征象;经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无创性检查可以发现血管病变。
预防小卒中的措施是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防止血液黏稠(抗血小板聚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生活规律,避免过劳;适当运动,坚持经常;消除精神压力,保持乐观情情绪。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