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劳动法,不办辞职手续,不来上班;或者假期到了不来上班的员工,公司

2020-10-17 社会 81阅读

劳动者旷工达到一定时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既不请假,又不辞职,不上班的,或者假满后不请假不上班的,符合原劳动部关于旷工的定义,用人单位应当做好考勤,按旷工处理。

旷工达到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可以解除合同天数的,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出于人性化和有理有据的考量,用人单位可以在旷工天数达到解除合同条件之前,书面通知劳动者复工。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扩展资料:

旷工行为是指单位干部职工(员工)违反单位工作制度,不请假而缺勤的行为。

行为规范

为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单位都有一定的业务要求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每个干部职工(员工)必须做到的基本业务规范,其中就包括工作制度。

干部职工(员工)要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若有事需短暂离开,应先打招呼并安排好工作,严格履行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不得无故不到岗、请假未准而擅离职守。

违反者,应当依照单位规定给予处分。

行为构成

1、本行为的主体是机关以及企事业的员工。

2、本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单位的工作制度,有事不去上班应当按照规定事先请假,而擅自缺勤。

3、本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以工作制度为内容的内部管理秩序。

4、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第一,行为人违反了单位工作制度;第二,不请假而缺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旷工行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