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尤溪过春节的习俗是什么??

2020-05-21 文化 103阅读

习俗:祭祀灶神、除夕夜守岁、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尤溪家家户户把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据说是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宫保平安”。

“送灶”时家家还点煤油灯(或者蜡烛),一直燃到正月初一才熄灭,称为“长明灯”。

除夕夜守岁是尤溪的一个风俗,但与全国各地关于“年”的传说却不相同。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的年夜饭后,家家都在灶面上摆供品,点大香大烛(要点通宵),在灶口对面墙上贴上新的灶公像。

因为传说新灶公是在大年初一到任,全家人都把火笼装满炭火,作为守岁时的御寒,然后灶膛内掩好火种。这时候长辈把红包送给未成年的子女(或者孙辈)手中,谓之“压岁钱”。于是合家团坐,喝茶吃果品,等待新年的钟声。这就是“守岁”。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或者冰糖茶)先吃“甜头”。

早餐皆为素食,或线面、或汤丸,象征长寿、团圆;有的地方早餐还有大蒜、豆腐、红头菜(菠菜)等,寓新年诸事合算、富足、开门见红之意。旧时初一,人们往往上寺庙谒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乡邻见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

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讲不吉利的话。如碗打碎了,要说“碎(岁)碎(岁)平安”;小孩摔跟头,说“拾元宝”;受伤流血,称“见红有喜”……

从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返回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近年来,装火笼,掩火种,坐守岁现象已经被现代化所取代,只是合家在电视机前看每年的“春节晚会”节目,也是在等待电视台里的零点钟声。

钟声响后,人们都把准备好的鞭炮、焰火拿出来燃放,这叫做“开年”。因为这个时候放鞭炮有双重含义,即送旧岁迎新岁和迎新灶公之来临。故放鞭炮后把香烛直接拿回厨房,点在灶台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