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王朝为什么砍掉brian妻子的头

2020-10-28 文化 413阅读
斯科特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利用历史来表述一个切合时代的观点,事实上他的史诗作品从不拘泥于历史,他总是能够假借历史的大背景来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从《角斗士》中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在他的史诗作品中,主人公从来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往往都为人所知,而且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约定成俗的形象存在,要去扭转或改变往往是很困难的,而且反而会受到大量置疑。《角斗士》的故事是以罗马帝国时代为背景讲一个将军的传奇,并不是真实历史人物,而新片《天国王朝》中的小铁匠也只是十字军东征历史中虚构出来的平民英雄,假借的是萨拉丁攻陷耶路撒冷城时没有屠城的历史疑问而杜撰出来的一段故事。相比较奥利弗.斯通的《亚历山大》而言,斯科特的《天国王朝》更容易自由发挥,而斯通只能局限于亚历山大真实的一生,而贝廉的传奇经历则不受历史的局限。所以《天国王朝》要比《亚历山大》更切合观众的口味,而不会象《亚历山大》那样受到颇多的非议。影片《天国王朝》的故事是发生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之前,当时西方已经控制耶路撒冷很多年,而且也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好几个小国。应该说本片中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是真实的,比如国王鲍德温、后来继位的国王基、以及宗教狂热分子雷纳德都是真实存在的,包括雷纳德袭击商队挑起战争引至耶路撒冷的沦陷都是真实历史事件。只不过主人公贝廉却是虚构的,让他穿行于真实的历史之中为的是表述一个全新的视角。另外影片结尾出现的“狮心王”理查也是历史中的真实大人物,他引来的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其实说些题外话,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因为有西方的三大名王与“阿拉伯守护神”萨拉丁之间的对决,特别精彩,其中犹以“狮心王”理查用兵如神,在与萨拉丁的较量中能占据上风,不过最后因为多种因素的左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是无功而返。在影片中贝廉原本只是一个小铁匠,因为妻子自杀和自己杀人犯下了罪孽,于是前往圣地耶路撒冷赎罪(在基督教义中自杀的人死后是下地狱的)。然而这个原因在他到了耶路撒冷后便被抛得远远了,只是起了个引子的作用而已。所以说虚构的人物比较容易讲故事,影片可以为这个平民设计了一个贵族父亲,让他成为一个男爵从而顺利成为耶路撒冷的守卫者。从贝廉这个处于中世纪的人物来讲,却具有现代人的很多进步思想,他并没有狂热的宗教信仰,与当时人们对宗教的普遍狂热不一样。而且他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价值观,具有平等意识,热爱生命,正如他在守卫耶路撒冷时所说的:“他要保卫的不是这座城市的一块石头,而是这里的每一个人。”贝廉的身上正是具备了各种现代人眼中的完美元素,活脱脱一个好莱坞式的平民英雄形象,这也是导演斯科特善长运用的好莱坞式手法,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口味。斯科特在《天国王朝》中虽然以西方式的英雄贝廉作为主人公,但他并没有去贬低敌方代表人物萨拉丁,在影片中阿拉伯方的形象要比西方的十字军更好一些。在历史中的萨拉丁是一个真正宽厚仁慈的英雄,他在攻陷耶路撒冷后并没有屠城,而是让城市里人自己花钱赎回自己,的是被他放了。而相比较宗教狂热分子组成的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后却对异教徒的屠杀,萨拉丁似乎更令人敬佩。影片虽然虚构了贝廉的努力来避免耶路撒冷被屠城的危机,将萨拉丁的功绩转到了贝廉的头上,但却也丝毫不损萨拉丁的伟大,反而是十字军东征被更大程度的否定。现在恐怖分子口中常提到的“圣战”,其实就是萨拉丁在当时所组织阿拉伯军队对抗十字军战争时曾呼吁的,但萨拉丁指挥大军却从来不伤及无辜的平民,从这点来讲恐怖分子们口中的“圣战”是称不上真正的“圣战”。这部影片中的一切情节似乎暗合着当前的世界格局和现状,充分表达了斯科特用历史来解读当前世界的思考方式,对狂热宗教信仰的否定态度通过主人公贝廉的转变来表达。贝廉从一开始赶到圣城耶路撒冷渴望赎罪,到后来他看轻宗教的一切不理智行为,转而为实际的每一个生命努力。十字军东征是狂热的宗教行为,让人迷失了理智,而现在穆斯林恐怖组织的恐怖行动也正是迷失理智的宗教狂热行为。通过贝廉这个平民英雄的形象也表达了以人为本的全新价值观,任何理想和信仰都不能违背作为人这一个体拥有的最基本权利。而同时也可以看到,对所谓不同价值观造成无谓的冲突抱以的嘲讽态度,在当前世界格局下互相干涉所造成的平民的伤亡都是无谓的过激行为所造成。本片的故事其实是低开高走,以一个比较平淡的开局,慢慢进入到高潮,而战斗场面也并不是非常多,大都是零星的小范围的打斗,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来一场称得上宏大场面的耶路撒冷围城攻坚战。而就这场耶路撒冷攻坚战算是比较惨烈精彩的,但是却缺少些视觉上的新意,因为象这样的中世纪城堡攻坚战在很多影片中都出现了,特别是在指环王系列中已经将城堡攻坚战的各种套路玩尽了,所以《天国王朝》最后的这段高潮战争场面未免有些老套。从战争和打斗这一层面讲,《天国王朝》比不上斯科特的史诗代表作《角斗士》,《角斗士》开始时罗马军团对日尔曼人的战争场面,浩大而有层次,堪称经典,其后在竞技场中几个角斗士有机的配合对阵战车队伍所展现的军事素养一样无比精彩。所以作为一部史诗电影,《天国王朝》比起《角斗士》来,在战争场面的水准上有些差距。或许《天国王朝》的重点并不是在战争上,而是在于这个故事所要阐述的理念和观点,得承认在这方面《天国王朝》要比《角斗士》要强一些,也许两片在斯科特的眼中是各有侧重,不过单从商业层面考虑,自然《角斗士》会更受欢迎些。如果说《天国王朝》有什么缺陷的话,应该说整个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贝廉的转变的太快而缺少些说服力。贝廉和父亲的关系有些变化得太过生硬,从拒绝到追随一切都让贝廉这个人物反而少了自身的个性。实际上不止这一方面,包括贝廉一怒杀死牧师也同样缺少说服力,还有他一开始到耶路撒冷替自己和妻子赎罪,到后来突然就失去了对妻子的想念转而爱上了萨贝拉公主。甚至于他身份地位的飞速改变都让人感到惊奇,国王鲍德温从一开始就对他青睐有加,甚至打算让他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过分戏剧化,冲淡了那种史诗的凝重感。我想最大可能就是斯科特不愿让影片对这些铺陈过多,而使影片变得过分冗长,影响到影片情节的紧凑感,这些可能来自商业上的考虑。《天国王朝》在我看来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就是在商业上过多的考虑影响了影片的素质,而且演员的表现也都不错,年轻的奥多姆.布鲁诺的表现并没有让人感到失望。也许对一部电影的喜爱很可能是来自个人对历史的偏好,了解历史多一点自然更容易读懂电影多一些,虽然影片的故事是杜撰出来的,但却能明白这种杜撰的巧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