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从过去到现进,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描不要论文,就述一下,谢谢

2022-08-21 国际 91阅读
一、中日关系:
  中国古代史上,日本为中国属国,两国关系以和平友好为主流。近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侵略与反侵略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现代,两国关系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自身力量的对比不断发生变化。“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国直接占领和控制。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在经济上沦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在政治外交上唯美国马首是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全面敌对新中国的政策,于是日本也紧密追随美国,全面敌对中国。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从此以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由于日本牢牢的绑在美国的战车上,邦交正常化后的中日关系仍然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尤其由于日本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如日本领导人频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台湾问题、日本全面侵华时在中国遗弃的生化武器赔偿问题、慰安妇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两国关系基本上处于“政冷经热”的状态。2012年,日本为转嫁国内危机,非法实施所谓“钓鱼岛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中日关系陷入空前低谷。

二、中美关系
  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19世纪末美国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辛亥革命后,美国先后扶黎扶蒋,1931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跃居第一。“二战”期间,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二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援助蒋发动内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后在朝鲜两国进行战争。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2年到1989年,中美战略合作;第二阶段,1989年到2001年,中美关系在动荡中不断发展;第三阶段,2001年“9•11事件”以后,一直到2009年奥巴马访华,是中美关系相对稳定的阶段。自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中美关系进入了“不稳定的过渡期”。

三、美、日、俄、中的国际战略新调整
  中美俄相互依存将继续加深。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不再是冷战时期两方结盟针对第三方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竞争与协调并存的局面,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软硬实力,奥巴马上台后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着力推行外交“新政”。俄罗斯充分利用能源优势,保持强势复兴的势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地位不断上升。中俄与美国在国际秩序改革上的竞争进一步加强,但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仍处于可控状态,各方均有意避免矛盾升级。中国目前正从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向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转变,美国对中国的借重面不断增强。相对而言,美国对俄罗斯的遏制明显大于借重。俄罗斯明确将独联体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引发美对俄战略意图的警惕,美国联合欧盟加大对俄的地缘挤压,俄反制意图坚决,成为影响中美俄三角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从中美俄三角关系的不平衡性来看,中俄面临相似的战略环境,也存在共同的战略利益,因此相互关系最为紧密;中美关系保持总体发展,但是摩擦不断;美俄关系虽然“重启”,但矛盾和对抗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中美日则将在频繁互动中加强磨合。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更加重视中国影响力,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对华借重一面明显上升。日本提出中日为亚洲关键力量,十分重视双方战略互惠关系。美日在战略上更加重视亚太,使中美日在该地区的对话与合作得到拓展。 在另一方面,中美日实力上的不对称性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经济总量高达15万亿美元,中日经济总量均不足5万亿美元。中美幅员辽阔,日本作为岛国缺乏战略纵深。中美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则是二战后在美国核保护伞下取得经济大国地位,但在政治上与中美不可同日而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美日关系强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状态。日本目睹中国实力上升、中美走近,疑虑和不安在增加,因而提出中美日三边机制优于“两国集团”,欲借助三角关系机制化,在地区影响力上拉近与中美的距离,并对中国进行牵制。日本推动三角关系机制化的目的是要实现其地区乃至全球大国地位。中美日三角关系未来存在较大的可塑空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