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中的'社会规范论'是谁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尽量详细或提供地址,谢谢!

2020-06-01 教育 124阅读
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或规则,这个规矩大家共同遵守,违反这个共同规则的个人会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会受到群体成员的排斥,甚至会被清除出该群体。这种在一个群体中大家都必须遵守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或规则,就称为社会规范(social norm)。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在很多时候,社会规范主要是通过社会暗示、“潜规则”、心照不宣的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价值取向。
社会规范包括:
强制性规范(injunctive norms):对实施某些行为必须经过群体的允许的认识。比如,加入基督教,必须要接受洗礼;参加重要的大会或会谈需要穿着正装等。
期望规范(descriptive norms):对群体中的其他人如何行事的认识。比如,认为春节期间聚会时人们都会喝酒的。
公开性规范(explicit norms):文字性或口头性的行为准则。比如,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一个机构的规定和规章制度等。
暗示性规范(implicit norms):没有明确的文字或口头的表述,但当一个人违反时会得到群体反对的信息。比如,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过分亲昵的行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但如果这么做,会遭到别人的侧目。在公共场所不遮掩的打喷嚏和咳嗽,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但如果这么做,会遭到他人的厌恶。
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对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如何看待某个行为的心理预期。
个人规范( personal norms):个人自身的行为准则。
社会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的推移、群体之间的交流、社会的融合都会使社会规范发生改变。
社会规范理论可被有效地应用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不同的群体中,维护已有的、有益于健康的社会规范,消除那些不利于健康的社会规范,创建有益于健康的新的社会规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