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完善

2020-09-07 教育 73阅读
工作措施:
(一)完善制度,为活动实施提供强力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主任、副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教师。
2.强化活动宣传。以“两考一评”活动和党员教师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标,正确解读课标,能够独立制订自己学科的双项细目表;充分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三帮三带三提”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此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3.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
4.落实岗位责任、效能目标责任意识。校长与副校长、副校长与分管处室主任、主任与包组组长、学校与教师之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目标来激励和考核,促进活动有序推进。
5.进一步落实并细化“三层三级”全员参与教研法和集体备课制度,“三评三看”课堂评价制度,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形成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教师灵活引导并具有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二)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抓实校本教研
1.进一步落实并细化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研讨制度,结合“三层三级”全员参与教研法和“三评三看”课堂评价制度,广泛形成“在学习中改革,在改革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的”的理念,激活研究氛围,进一步浓厚学习研讨之风。
2.强化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责任意识。教研组要从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学科教学指导与管理入手,严把学科教学质量关;认真搞好对教师的教学月查、考核及督促工作。
3.切实推进校本教研。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创建“有效课堂”,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对个别听不懂、没学会的学生,要通过课后辅导及时帮助解决;以月考、期中抽测和期末统考为有利契机,认真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对比分析成绩和原因。
4.积极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组织教师努力探讨各种课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以研促教,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1.继续重视加强新课程学习、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引导教师走上行动研究之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方向发展。
2.以“新课程、新技术、新课堂”为重点,组织观看光盘、教学设计、案例研讨、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能在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生研,以研提升教。
4.扎实开展帮扶联动发展、小专题和同课异构等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课例分析,强化教学研讨意识,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通过“两考一评”活动、培训学习、“三课”活动、片区大教研、教学观摩等形式,让教师在学习中多一些审问和明辨,在实践时多一些批判与选择,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6.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形式,
真正把能够提供示范教学的优质课作为深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7.坚持推门听、随机听、跟踪听课等方式,及时把握教师上课动态,督促教师从每一节课抓起,认真备好课,上好课。
8.加大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力度。检查教学计划进度,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检查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上课状况。
(四)以生为本,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1.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层面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放弃、不歧视每一位学生。
2.坚持家长会制度、学情调查制度,及时召开课任教师座谈会,发现、分析和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策略研讨、行动研究、教学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学生学习方法,开发潜能,发展智能,实现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和学习力的全面提高。
3.强化学科竞赛辅导工作,重视特长生的培养。以尖子生、特长生引领学生学习,达到宣传学校的目的。
4.以周测月考、期中抽测、期末统测、学科竞赛、知识积累大赛等方式,进一步增加质量监控的密度和频率,实现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5.加强中考备考工作。及时召开鼓劲会、誓师会、心理调整会等,鼓励学生拼搏进取;组织教师参加中考研讨会,及时把握中考命题动向,科学备考;切实安排好五、六月份的模拟考测,以考促教,让每一位学生教能考出理想成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