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玮前两天,同一办公室的丁老师去开他女儿的家长会,回来后忧心忡忡。
丁老师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他胸怀大志,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颇为深刻,我们常常聊得很投机。这一次,他语出惊人:中国的教育要是再这么搞下去,再过几十年,国家要垮的!
在那次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讲了足足有两个半小时,家长们肃静地坐在下面听了两个半小时。班主任的发言很简单,首先把前任的工作全盘否定,其次讲这个班怎么怎么糟糕。几个小男孩某件调皮的事情,她竟然能够讲半小时之久。科任教师则抱怨班级一盘散沙,学生个个像小动物。最后,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丁老师认真做了记录,孩子回家之后,家长的任务有15项之多。
丁老师的女儿表现很好,在整个家长会的发言中,他的女儿被表扬了4次。在老师们苛刻的语境中,这样的表扬十分难得。丁老师的女儿我见过,十分乖巧懂事。可是,丁老师仍然十分痛苦。在他看来,老师们描述的那些学生的行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十分正常。三年级的孩子如果不调皮,那什么时候调皮?小的时候如果不犯小错误,长大之后要犯大错!
丁老师几次想举手发言,告诉老师们她们的想法是不对的,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因为女儿还在这些老师的班级里,他不希望给女儿带来不好的影响。
家长会开成这样,是家长的悲哀,也是老师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我的另一位同事张老师就睿智得多。前不久,她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事先,她设计了一份问卷,让每一个家长填写,了解他们对家长会的看法以及关注点。出乎她的意料,家长们普遍反映传统家长会老师讲他们听的方式让他们痛苦。张老师于是下定决心,对家长会做一次小小的颠覆。
家长在进教室之前,可随手翻看教室门口展览的学生作业范本和作品。每一位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了一束小花,以及一封写着心里话的信。整个家长会完全由学生主持,会议内容丰富多彩。
第一个环节是介绍班级管理构架图,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的角色和作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第四个环节是一名学生朗读了《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孩子自己读哭了。
在各个环节之间还穿插了学生的一些小节目的表演。这个家长会既温馨又感人,既轻松又紧凑。会后,每位家长填了一份反馈表。家长给予极高的评价,纷纷用了诸如“阳光、棒、效果好、感人”等关键词。
张老师的创造力让我折服,让我知道只要用心设计,家长会可以无限精彩。
家长会的形式求新求变固然好,传统形式的家长会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科任教师而言,如果班主任邀请在家长会上发言,其实是一个展示风采的好机会。
在我看来,对于一名新班主任,家长会上的发言有五忌:
一忌讲前任不好。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师生之间有相互适应的过程。即便前任的确不好,你的发言只会让家长产生怀疑,而不是信任。
二忌埋怨班级。如果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纪律不好、学风涣散的班级,他们只会徒增焦虑。
三忌班级之间对比。“在另一个班讲一遍孩子就懂了,这个班则需要讲五遍”,类似这样的话语非但证明不了你的能力,反而让你处境尴尬。
四忌对家长发号施令。现在许多家长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师的指令如果正确倒也罢了,就怕家长对教育的见解比教师高明,教师成了班门弄斧。
五忌当众批评学生。点名批评学生,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一旦让家长和学生心怀怨恨,教师离成功的教育便渐行渐远了。
好的老师,应该能够对家长进行专业上的指导。
上周,我所在的毕业班也举行了家长会,班主任请所有的科任老师对家长作一个发言。我是本学期中途接班的,总共教了学生两个月不到,对每一名学生只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前任老师突然因病请假,我是临时救场的。然而,这次家长会,我还是认真准备了发言。
我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对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了分析,引导家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的状态调整好了,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接着,我介绍了我的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解题,而是要训练思维方式。
第三部分,我提了一些小建议。因为学生是和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的,我便鼓励学生主动与家长和老师沟通。我点名表扬了一位学生,将其近期的显著进步归纳为主动积极地与老师建立联系。我说,如果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也没有关系,可以选择书面方式,如在作业里面给老师留言。只要留言,老师一定有回复。只要你主动沟通,你一定是得益者。家长也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如果觉得有些话当面说不合适,给孩子写一张字条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