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节日经济中的浪费

2020-09-26 财经 117阅读
经济学家乔尔·沃德弗格提出了节日会带来无谓损失的理念。如何才能使这种损失最小化呢?
微经济
圣诞节之后的第二天,就是英联邦国家所称的节礼日。与美国的“黑色星期五”相似,这一天也是重要的购物日,商家会对所有商品进行打折促销。没有收到满意礼物的人,可以去店里与别人交换或是干脆退掉礼物。
经济学家将节日前后的礼物馈赠称作“节日的无谓损失”。想出这个词语的“吝啬鬼”就是乔尔·沃德弗格,这位经济学家以此为主题写了一本书。无谓损失是由于送礼者送出的与收礼者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匹配造成的。乔尔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是:“人们为他人做选择而引发的浪费。通常,如果我花50美元买一件商品,是因为这件商品对我来说值50美元。但当我给别人花同样的钱时,我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可能会花50美元买一件别人根本不需要的商品。”
将这个概念延展到整个经济学上,无谓损失的比例保守估计为10%,也就是说,礼物从送礼人手中转移到收礼人手中,价值将减少10%。考虑到美国民众在今年圣诞节的花费达6000亿美元(约合3万7000亿元人民币),无谓损失的价值也将为600亿美元。
如何减少无谓损失?最简单的答案就是采用中国的方式:送现金。但这并不适用于还未形成使用现金随礼传统的地方,同时这样做也太过实际且缺乏节日情感。
乔尔曾视购物卡为解决无谓损失的一种方法,购物卡与现金类似,却没那么令人反感。但结果是,购物卡也同样产生了约10%的无谓损失。每年因过期未能使用的购物卡总额高达约10亿美元(约合62亿美元)。也许新的电子购物卡会好一些,因为它基本上就是电子转账。
或许在节日最好还是自私点:礼能不送就不送了。因为不管哪种方式都会有经济学上的得与失。今年你是否收到了不喜欢的礼物?去退掉或是换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吧——这样就能减少无谓损失。朋友送的购物卡,记得及时花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