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

2020-06-09 情感 153阅读
评判别人,我不主张这么做。南希麦克威廉姆斯在她的《精神分析诊断》一书中反复强调,诊断会让当事人感觉到被歧视的感觉。“你强迫,你歇斯底里,你分裂样人格,你不正常心理”,这些话就算从专业人士嘴里说出来,也会让听者产生被歧视的感觉(专业人士是一贯以"中立"标榜自己的),更别说两个普通人之间彼此评价了——除了侮辱与指责,我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所以南希在他的书中给每中人格特质都分配了若干名人作为代表:马丁路德金就是强迫人格、某某就是歇斯底里人格,等等,竭力让读者体会到,不同的人格特质只要用对地方,就不是病态,而只是一种特征。)
如果作为自评,就更没有意义了。
capa的老师又一次在讲强迫性人格的时候问大家:你们谁自我诊断为强迫性人格?
一般的人举手。
老师又问,你们谁自我诊断为歇斯底里或者自恋型人格或者其他的?
几乎所有人举手。
老实说:不用奇怪,因为这些特质就是人类发展的过程,我们长这么大,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心理特质,那倒不正常了。
我们都曾经分裂、偏执,在那之前我们都曾经自闭、妄想,我们都曾经婴儿化的自恋,我们都曾经是控制狂,我们都曾经歇斯底里。甚至于,以上特质当我们长大了还依稀存在。
如果作为自评,想证明自己“没病”,不用进行心理咨询,我劝你还是省省力气吧。我们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仅仅是“神经症性”状态而已。因为我们从生到死都生存在矛盾当中,生与死的矛盾就是最根本的矛盾。身处这些根本矛盾之中,我们谁能没有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呢?谁声称自己没有,谁才最应该去治病——那才是病的不轻呢,都睁着眼说瞎话了都。
人,一生中,进行一次 “以探索自己为目的" 的心理咨询是非常正常而且健康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