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模式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传播模式,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这模式虽很简单,但扼要地列出了五个传播的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场合及效果。亚里斯多德指出:说话的人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要对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这种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这类传播过程
(二)拉斯韦尔(Haold Lasswell)模式
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回答以下几个问题:who, 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何种通道,对谁,产生了什么效果)
(三)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模式 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在研究电报通信问题时,提出了一个传播模式,这一模式原是单向直线式的,但是,他们不久就将这一模式,加入了反馈系统,并引伸其含义,用来解释一般的人类传播过程。
(四)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1954)在充分认识到香农模式的“非人类”的缺点后,采用了其中的合理内容,提出了双行为模式(如图2-7所示)。他解释道:“每一个合适的模式至少要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一个是目的地单位(听话的人)”。连接两个单位的是讯息。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都具有双重行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情形,“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般在面对面交谈中是直接的,在大众传播(音乐、录音、艺术等等)中则是间接的”。
(五)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
1966年,德弗勒在论述发出信息的含义与接收信息的含义之间的一致性时,发展了香农-韦弗模式,提出了互动的模式。他指出:在传播过程中, 如果发出的信息与接收的信息在含义上是一致的,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即等于没有传通。然而,含义上的差异性是常见的,而完全一致却是罕见的
(六)贝罗(D.Berlo)的S-M-C-R模式
贝罗的传播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 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所以简称S-M-C-R模式。每个要素又各含有几个因素。用此模式来解释传播过程,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传播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复杂的,各因素间又是相互制约的,要提高传播效果,必须综合研究和考虑各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