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偶蹄兽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潜伏期平均2~4天。发病后,体温40~41℃。开始时,精神沉郁,食欲差,流涎、口内发出吸吮声。1~2天后,在口腔黏膜、趾间表皮、蹄冠和乳房,继而在鼻镜、唇内黏膜、齿龈和舌面发生直径为1~3厘米的白色水疱。12~26小时后破溃成糜烂状,体温下降至正常。以后,糜烂迅速愈合,全身症状有所好转。整个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蹄甲的病变痊愈一般可拖延至2~3周。死亡率很低,不超过1%。但当毒力很强而侵害心肌时,病情可突然恶化,因心肌麻痹而突然死亡(称为恶性口蹄疫)。
口蹄疫传播快,发病率高,并可感染人。人感染后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口腔黏膜、舌、手、足和面部发生水疱,严重者表现为头疼、呕吐和腹泻。小儿发生胃、肠卡他,甚至心肌麻痹而死亡。因此,必须在疫区与受威胁区对奶牛用疫苗注射加以预防。其方法:每年两次采用相同病毒型号的口蹄疫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注射后14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