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只是个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贫困的代际传递在残疾人家庭十分常见
时隔23年,《残疾人教育条例》重新修订,重申残疾儿童、少年可按照其接受教育能力,就近进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曾给出一组数据,意大利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占比是99.03%,美国是94.8%,法国是84.26%,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4.21%,差距显而易见。
更关键的是,我国还有很多残疾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中小学。2014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曾发布一组数据,“2013年度,全国6至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2.7%”,远低于普通儿童接近100%的义务教育入学率。
残疾孩子和校园之间的高墙仅靠一纸文件很难打破。在现实教学环境下,如果只是一般的身体残缺,校方还比较愿意接纳,但如果是视力、听力以及有精神缺陷的孩子,没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教师就教不了了。还有自闭症孩子,他们的智力可能没有问题,但与人交往有障碍,教学压力山大的普通学校老师很难再分出精力照顾他们。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来说,由于缺少特教师资和设施,根本无力接纳残疾学生。有些学校勉强接纳了,残疾学生也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