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目前,课改明确指出:农村小学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因此,对我们小学老师来说,无论如何必须要达到课改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教育是创新人才的成长摇篮,我们应当怀着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探索与实施创新教育。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特征。
一、培养学生的自读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主干和经脉。让学生自己学会看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用脑去读。要学会对教材进行泛读和精读相结合。首先是泛读,让学生去抓住教材里的例题快速阅读,使学生初步地,基本地了解教材内容。第二步是精读。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反复阅读、分析,理解教材每一个知识点,并融会贯通起来,使知识化整为零。
二、培养学生自写读书笔记的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教学家徐特立的名言。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的时候,就在书上做了记号、批注,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读书办法。在我们小学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读书或上课时,通篇至尾不作任何标记,数学中,没有一个数字表明,即使是教师讲解的重点也不作记号,结果复习的时候,茫茫然四顾,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在书上把要点、重点掌握好,然后把书中的内容条目化、系统化,分门别类整理成表格,同时把重要的地方加上标志,这样做标记,写批注,既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又能培养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要学习的内容做好整理笔记。使度数真正做倒心到、口到、眼到、受到,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自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知之始,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培养学生自己提问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对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自身培养提高的过程。所谓学问,不仅要勤学、善学、乐学,而且还要勤问、善问、乐问。在小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在看了一遍课本、一道题后,一问三不知,更不用说自己提问了。为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是什么?”更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让学生探究“还有什么?”并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提问、去思考。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教一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分析。让他们读了说出从中获取什么信息,自己读懂了什么,怎样解答,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不耻下问,互相帮助提高。同时要学生多思多问,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要把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主渠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训练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一、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1、确立教学目标时,做到“上留天,下留地”。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上留天,不封顶;下留地,要保底”。也就是说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还要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仔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学,即“会学”。创新意识应该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3、在教学练习中,设计问题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总之既不能只顾学习好的也不能只顾学习差的,要顾及全体学生能力,使学习差的能吃饱,学习好的也不能饿着,也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我们也要不断认真研究和探索。
二、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习惯
1、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具体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创设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达到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6、60、600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问题一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6元=60角=6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6米=60分米=600厘米,这时我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的各式表示出来呢,于是学生就得出6元=6.0元=6.00元,6米=6.0米=6.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2、复习巩固时,倡导学生一题多解来诱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复习时,我经常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后更多的是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1)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例如:“有一批零件,由甲单独做需15天,乙单独做需10天,如果两人合作需多少天完成?”解答后,我让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如下问题:①甲单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做,还要几天做完?②乙单独做4天,剩下的由甲做,还要几天做完?③ 甲乙先合作2天,剩下的由甲做8天能做完吗?……。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预防思维定势。
(2)计算题中一题多解。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15×32”,我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们想出了许多不同的解法。①15×4×8;②15×2×16;③15×30+15×2。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小学教学中要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通过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