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礼仪文化探究 论文

2023-05-17 综合 21阅读
  我国有着几千年不间断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治理国家、发展农桑、战争攻守、教化百姓、文化礼仪等文化典籍,以及探究天理、人性等哲学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的思想。作为中国的一个管理者、中国的校长,确实要做到数典不能忘祖。既要从西方的管理理论中汲取营养,也要从东方的文化中寻根溯源。中国的文化典籍中,如《孙子兵法》被世界誉之为最深刻、永远新鲜的管理经典。中国的历史上,如秦始皇、诸葛亮等都可称之为管理的典范。下面简要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精华列举一、二。
  1.求治防乱的思想
  管子指出:“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理得当则“治”,管理不善则“乱”。“乱”的后果如何呢?《吕氏春秋》指出:“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尚书》也指出:“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如何求治防乱呢?老子指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另外,“治”必须统一思想。墨子提出“尚同”,如果是“一人一义,二人二义,十陵亏人则十义”的话,国家非乱不可。《吕氏春秋》也指出:“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管子说:“政不二门”。
  治理的统一思想是什么呢?孔子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司马光也说:“治国莫先于公”。公是一个标准,德是另一个标准。司马迁指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诸葛亮讲:“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所以中国的管理思想中,历来有着“为公”、“德治”的优良传统。
  求治防乱的措施中,第一是明君,宋代的程颢、程颐说:“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尺悉神第二是举贤,第三是赏罚分明。宋代的陆九渊说:“任贤,使能,赏功,罚罪——医国四君子荡。”诸葛亮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这也是避免管理中因人设事之大忌。
  2.以人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明通鉴指出:“得其人则百废兴,不得其人则百弊兴。”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为民请命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目标,唐太宗很明确地指出陆孝,民如同于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管子说:“争天下必先争人”。人、财、物三个管理资源中,中国历来把人放在了首位。
  3.名正言顺的思想
  中国在《周礼》一书中,早就论述了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确立了官职名称、职责范围、相应的权力、上下隶属关系。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越位谋政是制造混乱。《尚书》中说:“处其位不履其事,则乱也。”意思是在其位,而不干事,是失职,也是制造混乱。孔子提出“名正言顺”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职责相符、职权相配的观点。孔子提出要“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越权指挥是不顺的,如参谋人员去代替指挥员下命令是不行的。
  4.治众如治寡的思想
  《孙子兵法》是一部不朽的兵书,也是多处闪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精华的名典。孙子把军队划分为“军、旅、卒、伍”,实际上就是划分出管理的层次,同时确定了管理的幅度。《孙子兵法》中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这里的“分数”,就是划分为可以指挥管理的人数;“形也。”这里的“分数”,就是划分为可以指挥管理的人数;“形名”,就是指通讯、指挥的工具,如旌旗的信号、战鼓的声音等。
  5.审时度势的思想
  审时度势是决策的依据,成都武侯祠的名联就指出这个道理:“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治蜀的决策是宽、是严,如果不审时度势的话,可能都要失误的。如何做到审时度势?《孙子兵法》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孙子兵法》中指出:“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其中第一条“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就是一个对形势、环境的系统分析的问题;第三条就是指目标一致的问题;第五条就是指授权后不再乱加干预的问题;善于利用形势,也是管理的成败之条件。《孙子兵法》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6.祸起萧墙的思想
  管理的大忌就是出现内耗,管理不怕环境恶劣而担心是祸起萧墙。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国语》中说:“能内睦而后图外;不睦内而图外,必有内争。”管子说:“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孔子说:“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管理系统,大至国家,小至学校,只要内部上下不一,争权夺利,民心不服,大动干戈,即必然导致分崩离析,不仅是管理混乱的问题了,而是系统本身的毁灭解体的问题了。
  以上从六个方面简要地论述了中外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主要内容,作为一名校长,既不能全学全用也不可能只用其中之一,应当做到融会贯通,根据学校管理的实际,悟出管理的真谛,化为自己的管理思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