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不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020-04-16 文化 317阅读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龙抬头)。
从阳历看,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动。
北京地区:从腊月初八(过了腊八就是年)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年才算过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