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传入中国的人是谁

2022-04-02 综合 143阅读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分水塘村一户农家,早年曾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读书,读书时,他结识了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并阅读他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6月,陈望道从日本回国后在著名的浙江一师任教。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入门经典,此书气势磅礴,富有鼓动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的中国正在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共产党的创始人在北京读过此书的英文版,深为赞叹,二人都认为应当尽快将此书译成中文。戴季陶在日本留学时,曾买到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亦打算译成中文,那时的戴季陶思想颇为激进,倾向于共产主义。但他细细看了一下后,就放了下来,因为翻译此书太难了,要求译者不仅要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有相当高的中文文学修养。后来,戴季陶回到上海,主编《星期评论》,他便着手物色合适的翻译者。《民国日报》的主笔邵力子是一位奔走于上海滩各界的大忙人,他的思想也颇为激进。邵力子得知此事,就向戴季陶举荐了陈望道。

  陈望道与邵力子书信往返较多,二人都常为《民国日报》和《觉悟》副刊撰稿,邵力子深知陈望道功底不凡。于是,戴季陶向陈望道提供了《共产党宣言》日译本,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共产党宣言》的英译本,供陈望道对照翻译。当时,中国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但都是仅仅翻译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译的都不准确,有些地方翻译得甚至谬误可笑。陈望道就将以往各家所译片断也找来作为参考,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曾就此事问过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最初是依据什么版本译的,陈望道说主要是据英译本,同时参考日译本。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