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课的平均心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面积计算法,另一种是点算法。面积计算法比较准确,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点算法是要求各点数据的平均值。将所测课中各次心率相加,除以测量次数,即得课的平均心率。
1、平均心率计算法
计算公式是: X= X1+X2+X3+¨+ Xn/n 。
注:X、X2、X3代表课中各次心率数, n代表测量总数。
如根据脉搏测定曲线表中课中脉搏测定数据,用上述公式计算,是平均心率为:
x=(90+96+114+126+114+131+120+138+126+144+132+144+126+156+168+162+156+144+132+108+96)/21=130(次/分) 。
2、运动负荷指数计算法
运动负荷指数计算法是在计算出课的平均心率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运动负荷指数=课中每分钟脉搏平均数/课前安静状态每分钟脉搏数。
例如:课中每分钟平均脉搏数为147次/分,课前相对安静状态时每分钟脉搏数为84次/分,则:运动负荷指数=147次/分÷84次/分=1.85 。
扩展资料:
一般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模式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指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学生承受两种运动负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后半部分较小。
前低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运动负荷由小变大,如课的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任不管采取哪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
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负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