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对各个基层医院的设备进行清查、归类、汇总、分析,对一些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最基本配备还不齐全的要完善设备配备,达到分级诊疗的要求。创建一个能够跟上级医疗机构有互动能力的基层卫生院。
2、要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建设。分级诊疗成败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强弱,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直接决定居民分级诊疗的信心,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分级诊疗的核心内容。
(1)要引进人才。医护人员及责任医生与服务对象的配置标准。要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以省市委(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下达基层医院有关人员配备标准,使区级相关部门有章可循,按编招人,政府要制定基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对优秀大学生直接入编,要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鼓励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2)要培养人才。省市级医院有指导、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义务,要主动接受基层医院人才的进修培训,把对定点扶持医院人才培养成效纳入省市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要建立基层医院人才与省市医院人才轮转培训机制,缩小基层人才与省市人才的水平差距。
(3)要稳定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大投入制定基层人才优惠待遇政策,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聘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强化引进人才规范化管理,签定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年限、履行的责任、义务,完善人才流动约束制约机制。
(4)要盘活人才的多方面使用。 “卫医发〔2001〕169号《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职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确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根据以上精神内容,也就是社区如果全科医生不足,医生本身技术具备诊疗多个科室的能力,单位确实需要时在注册内科科目同时也可以注册外科科目或者其他临床科目,这样既可以解决一些基层临床医生的不足,也不会使医生有超范围行医避免惹上不必要的官司。
(5)加强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要落实省市医院扶持基层卫生政策,制定扶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计划,派出的医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指导基层业务工作能力,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不应付了事,省市卫生部门要加大对下乡人员监督、考核、评估的力度,不断提升下乡帮扶的质量,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为有效合理的分级诊疗奠定技术基础。
(6)推行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变。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既可以坐门诊看病也可以上门给签约的服务对象看病;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有相关政府部门统一规定免费诊疗服务项目和有偿诊疗服务项目,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规范全科医生其它诊疗收费,制定全科医生服务质量考核机制;每个家庭都可以有自己的“签约全科医生”相当于家庭医生,若大病首诊全科医生给预约挂号安排住院,小病签约全科医生包治、按年收费。全科医生与居民能否建立好签约服务模式,就可以预测群众对全科医生的信任度如何?这与能否做好基层医院分级诊疗是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