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地位失重。因为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资不高,因为幼师好就业,但本身并不热爱孩子。这样的教师往往事业心不强,教育热情不高,有的身在课堂,心在市场,热衷于第二职业,而在做教育教学工作时就处处随意、被动,他们带班必乱,讲课必灌,活动必散,使幼儿对幼师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让家长们对幼师产生了怀疑质问的态度,导致教育失败。
2、幼儿教师“以教谋私”。一些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择手段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向学生乱收费或强迫学生购买资料及其他物品,经常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甚至“启发”在读学生家长宴请或赠送礼品和“红包”。
3、幼儿教师不能为人师表,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条件,是每个幼儿应享受的平等教育权利。教师应爱护、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既是教师人格的要求,也是教师师德的规定。然而,不少教师没有摆正这种关系,有意无意地在对待幼儿上形成亲疏关系。亲,就是亲近幼儿长的可爱的、整洁干净的或家庭与教师本人有特殊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幼儿;疏,就是疏远衣着不整洁、“调皮捣蛋”、没有对幼师进行灰色收入的。在仪表上有的教师服饰不得体,过于注重打扮,追求时尚,误导学生追求时髦;在语言上,部分教师语言不文明,批评学生粗话连篇,甚至辱骂学生;在行为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4、职业言行失范。教师教书育人靠的是“言传身教”,其中“言传”是最常见、最普通、最主要的手段,是教师联系社会、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最重要的工具;“身教”重在教师的行为方面,指教师应依靠自己规范化、个性化的行为去指导学生、感染学生。然而,在人际交往中,某些教师常使用冲动的、过激的或过于世俗、势利的语言。
5、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教师身心压力过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园长为了经济利益与生源的压迫下,在此背景下,幼儿园只能唯心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将这一重担压在教师身上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这些来自家长、幼儿园多方面的重负长期落在教师身上,使教师一直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极易造成教师心理疲惫,再则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言行失范,处事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