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的古代木结构,我们对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墙倒屋不塌”的传说,那究竟是为什么——那些看起来破破旧旧的老房子却比我们一般住的房子更加牢固?那就不得不提到榫卯这个词。
中国古代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结构连接的,就算放到现在,用科学来说话也是非常合理的物理学结构的建筑。想想记忆中的古代建筑,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木材拼成的呈现的三角状态的,这个构造确实是很符合力学的结构,能够将房子连接的很牢固。
而说到“墙倒屋不塌”,这是因为我们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主体是牢固的木构架构成的,而墙体是用砖石和泥垒起来的,两者紧挨着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独立,因此就算是墙倒了,房子整个框架也不一定有事。
他的造法也是先打好木柱框架,在地面立好木桩,再在柱子上架梁枋,然后再在梁枋之上铺屋顶瓦片。于是,当遇到地震或者是其他外力的时候,各个有榫卯连接起来的木构件富有一定的韧性,其受到的外力逐步被分散,于是就出现了令我们啧啧称奇的“墙倒屋不塌”的现象。
我们的现代木结构虽然是从国外发展回来的——像是木制别墅,其建造方式与我们的古代木结构不大相同,但对木结构形散神不散,主框架稳定性、抗震性强的优点还是继续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