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由于当时电灯的前置基础技术不成熟,用于供电的电池性能差电压低,真空技术也没发展起来。斯万的电灯不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性能也相当差,糟糕的真空技术总是让碳丝很快就烧断。
为此他一直在改进自己的这个发明,陆陆续续研究了12年之久。始终无法突破耐用性这个瓶颈,在1860年彻底放下了实验工作。
停下电灯研究工作的斯万也没有闲着,他涉猎广泛已经成为了当地学术圈内小有名气的人物。他也从一家摄影底板制造公司的助手晋升为合伙人,还改进了当时的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斯万设计了一种干燥的摄影底版,用硝化纤维素塑料替代原先现场制备硝化纤维溶液的繁琐步骤。15年后,这个技术给美国的伊士曼带来了灵感,他后来成立柯达公司。
Thomas Alva Edison(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购买了1875年Henry Woodward(亨利.伍德沃德) 和 Matthew Evans(马修.伊万斯)的灯泡专利。
并在此设计基础上做了改进,发明了一种碳化灯丝。爱迪生将灯丝放置于真空灯泡内,第一次成功能持续燃烧13.5个小时,到后面能持续燃烧40个小时。
扩展资料
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六千种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1883年,爱迪生在一次电灯试验中观察到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认为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
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