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被贬职,范仲淹的态度做法的欧阳修、柳宗元有所不同,请你选其中一个人和范仲淹比较,分析不同

2020-05-16 文化 218阅读
首先把三个人被贬谪之后的心情简单的列出来:
范仲淹:心胸宽大,没有为自己而过多的感到悲哀,而是依旧关心天下兴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欧阳修:不在乎贬谪,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样是乐。做法是和一群老百姓玩啊喝酒啊。(醉能同其乐)
柳宗元:凄凉,悲哀,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无比的寒心和痛苦。做法是去到处去游山玩水派遣情怀,结果越来越悲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P。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不同。历代也又考题出过。
简而言之,范仲淹和欧阳修又共同点,都有“乐”。
但是“乐”又有不同点。范仲淹的乐是对天下的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围更广。
欧阳修的则是与民同乐,只要人民高兴就好了。
……如果还是不能理解,就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范仲淹的心情是国家主席一类,欧阳修的心情是市长县长一类。(←不是说他们的职位,而是说他们的心情和想法更相似于谁)
毕竟范仲淹的态度和欧阳修的态度的差别非常微妙,对于部分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在这里比较推荐将范仲淹与柳宗元的想法相比。
具体而言(即以下两段修改过后可以作为答案或答案的一部分)
范仲淹的想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扩大胸襟,不在乎贬谪之事,而是更多的表述了自己对天下的忧虑,对苍生的关怀。做法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柳宗元的想法则是与范仲淹相反。柳宗元对自己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悲哀和凄凉,非常在乎贬谪之事,表达了自己的伤心失望。做法见上。
附加——
(这里再啰嗦一下对柳宗元思想的正确认识。从刚刚说的情况来看,似乎柳宗元是一个趋炎附势,急功近利的人,一被贬谪就很伤心。非也。
其实在《醉翁亭记》要一文中的只言片语里面,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欧阳修一闪即逝的悲哀,而范仲淹的胸怀并非常人能有的。设身处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像柳宗元一样为自己感到悲哀与不解(这里涉及到柳宗元被贬谪的原因以及唐朝历史,若有兴趣可以去翻阅一下),所以没有必要持着批判的态度去写一些对于柳宗元的想法。)
以上均为一家之词,希望你能斟酌选取。愿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