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我国民族关系?

2022-08-01 时事 136阅读
怎样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以及基本政治制度;
④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充分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以调动其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⑤需要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需要各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需要中央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需要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⑥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 也是与当时要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途径联系着的。不同社会的民族关系内容、特征各有特点。
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必然受到所处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影响、制约。民族关系既是历史环境和条件的产物和积淀,更重要的是现实环境和条件的一种折射和反映。因此, 民族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的特点也是不同的。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以压迫统治、剥削掠夺、歧视侮辱、压制同化为基本特征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是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 从性质上说已是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是以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内容的。由于它所处阶段的局限,又表现出相对的不完善性,表现出它在这一发展阶段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团结的相对性、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共同繁荣的初步性等特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