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校心理教育的缺乏。现实生活中部分中小学生往往会在交往需要与善恶是非面前产生迷茫,引起心理冲突;在升学压力与学习压力之间产生心理对抗。
受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络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叛逆,这些问题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暴力倾向。而部分教师又不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或者采取简单生硬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孤立歧视等,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并且部分学校仅有的心理健康课程被认为是副科,被其他课程占用。
家庭教育的缺位,我们发现校园暴力案件的学生双方,主要来自于两类家庭,一是独生子女家庭,一类是留守儿童家庭,包括二次留守。前者在家里父母过分溺爱或纵容,对于是非观念没有明确的认知,后者父母忙于生活,忽视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或者直接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当然这两类家庭共同的问题是认为教育使学校的事,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老师都无法教育好子女,自己更没有办法。这种错误的思维,直接长期导致我国家庭教育的严重缺位。
社会法制教育的缺乏,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对在校学生尤其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或者未能采取有效的普法教育形式,学生在心理产生抵触情绪,或者部分学校配备的法制副校长因各种原因,未能主动承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而出现校园暴力案件之后,部分公众缺乏正确的认识,以道德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事件的严重性,影响了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形成“大事大解决、小事靠调节”的执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