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的语言音标

2022-04-18 文化 407阅读

一、基本的韵母是:aiueo
注:
1)aiu都和普通话类似;
2)e发音如“一个两个”的“个”字之韵母,同英语发音/e/一样;
3)o这个音与普通话韵母o相近,有相近的多种发音,像“搁再”的“搁”字的韵母,
“降落”的“落”字的韵母,等等;
4)这些韵母可以组合成大多数的韵母,像iu,in,ing,ang,规则和汉语拼音类似;
5)介音:不同的是,汉语拼音的/ao/,应该写成/au/
普通话以/u/为介音的(只有ui是例外),比如哇/ua/,应该把/u/改成/o/,也就是/oa/
,换句话说,o跟u的用法跟普通话相反了:
例如:我/goa/,多少/loa-choe/;
6)鼻音:我们语言的特色就是有些字是带鼻音的,如“天/tiN/”和英文字母T,就不一样了,凡是有鼻音的,在音节最后加大写字母N;
7)“黑”字的音,有点像英语的order的第一音节,这个普通话里没有,但是蒲语里面有,我们写成/ou/
8)入声韵母:闽南话的入声可以说是全国方言中保存最完整的。也是外地人学闽南话最困难的部分;
9)关于/i/、/it/、/ik/、/ip/、/ih/等音:
/i/和普通话的衣类似(跟yi有区别,跟英文的E的发音相同,跟日语的『い』、韩国语的이发音相同)
/it/就是我们闽南话“一二三四”的“一”,发音后能感觉到舌根紧了
/ik/就是厦门话的“力/lik/”字的韵母。
/ak/给花草“浇水”的“沃”字,读/ak/
/ip/就是最后嘴巴闭起来的i
/ih/就是缩短的i,发音很短促。(泉州话说“鸭子”的“鸭”字)
(以上发音跟粤语的收音是相同或相似的)
二、声母部分:
和汉语拼音的声母很不同,但符合国际习惯,外国人容易看懂。
基本的有
p相当于汉语拼音的b,如果是汉语拼音的p,就是加上h,变成/ph/
b普通话没有,外地人以为是m,比如闽南话老婆“某”(本字为姥)/bou/,发和普通话的mou不同。
t相当于普通话的d,如果是送气音,就加上h,变成/th/,读汉语拼音t的音。
ch相当于普通话的z(有时相当于j,比如ji,jiu,我们写chi,chiu)。送气音加h
s和普通话s一样,普通话的xi、xiu我们写成si、siul和普通话一样
m和普通话一样
n和普通话一样
ng就是“误会”的“误”的声母。
g汉语拼音里没有,“我”/goa/的韵母。
关于/t'/和/t/
我们汉语普通话是没有浊音的(其实泉厦的闽南话也是)。也就是说,我们普通话的,特
(t')的(t)都是清音。英语里的/d/我们的话里没有。/t'/和/t/的区别是在于嘴巴有没有送
气,只要说这两个字的时候把手放在嘴巴上感觉一下就知道。
(t/和/d/的区别是在于喉咙有没有震动,/d/是有震动的,/t/没有)(白话字Peh-oe-ji)
字母
AaBbCcEeGgHhIiJjKk
LlMmNnOoPpSsTtUu
子音(声母)
p-ph-b-m--t-th-l-n
-[p‘]--[m]--[t]-[t‘]-[l]-[n]
卑-披-未-棉--知-耻-离-尼
k-kh-g-ng-h-ch-chh-s-j
[k]-[k‘]-[g]-[?]-[h]-[ts]-[ts‘]-[s]-[dz]
基-欺-疑-硬-希-之-痴-诗-儿
(1).子音j今仅见于漳属各县市(漳浦县除外)和台湾,泉属的惠安、永春以及厦门的同安区偶有见到。今厦门、泉州大多并入子音l,漳浦并入g.
(2).h,p,t,k兼用作入声韵尾符号,做入声韵尾符号时,只有成阻动作,不发出声来。
(3).中括号内为国际音标。
母音(韵母)
1.基本元音
aeoo?/ouiueeirer
[a][e][o][?][i][u][ε][ш][γ]
阿鞋窝乌衣污哑猪锅
(1).前六个为厦门音基本元音,漳州音增加ee;泉州音增加ш和γ
2.介音韵
aiauiaoaiauoai[ai][au][ia][ua][iau][uai]
哀欧耶蛙妖歪
oeuiioiuiou
[ue][ui][io][iu][i?]
话威腰尤(喏)
3.鼻尾韵
mnganinianunoanamim
[m][?][an][in][ian][un][uan][am][im]
呣秧安因烟温弯庵音
iamengangongiangiong(oang)(om)
[iam][i?][a?][??][ia?][ua?][?m]
阉英红汪央央(风)(森)
(1)“风”是同安音,“森”是漳州音
4.鼻化韵
aNiNeNoNuNiaNoaN(oeN)
[a~][i~][e~][?~][u~][ia~][ua~][ue~]
馅圆婴恶囗营鞍(糜)
iuNioNuiNauNaiNoaiNiauN
[iu~][i?~][ui~][au~][ai~][uai~][iau~]
杨羊黄嗷闲(关)喵
(1).aN=a?;iN=i?;eN=e?;…,其余同理;(2).“糜”“羊”“黄”是漳州音;“闲”是同安音;
(3).“囗”“嗷”“喵”是象声词
5.入声韵
ah-eh-oh-ouh-ih-uh-iah-ioh
[a?][e?][o?][??][i?][u?][ia?][io?]
鸭-嗝-学-(膜)-(鳖)-(嗍)-页-药
iuh-oah-oeh-uih-aih-auh-iauh-oaih
[iu?][ua?][ue?][ui?][ai?][au?][iau?][uai?]
匊-活-狭-(血)-鸭-(雹)-蛲-囗
ahN-auhN-ihN-ouhN-aihN-ehN-oaihN-mh
[a~?][au~?][i~?][?~?][ai~?][e~?][uai~?][m?]
(趿)-(荥)-囗-囗-囗-囗-囗-(默)
ngh-ap-ak-at-ek-ip-it-ut
[??][ap][ak][at][ik][ip][it][ut]
(蹭)-压-沃-遏-益-揖-乙-兀
iap-iak-iat-ok-iok-oat-op-
[iap][iak][iat][?k][uat][?p]
叶-(煏)-谒-屋-约-越-囗-
(1).“aih鸭”是同安音;“op”是漳州音;
(2).“囗”代表各象声词,有音无字
闽南语声调
调名: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去阳入
调值:4453213224224
标调符:不标调ˊˋ不标调^—'
代码1234578例一
kimkímkìmkipkiâmkīmki'p
kimkim2kim3kipkiam5kim7kip8
金锦禁级咸妗及
例二kunkúnkùnkutkûnkūnku't
kunkun2kun3kutkun5kun7kut8
君滚棍骨裙郡滑
例三tongtóngtòngtoktôngtōngto'k
tongtong2tong3toktong5tong7tok8
东党栋督同洞独
例四pepéèpehpêpēpe'h
pepe2e3pehpe5pe7peh8
飞把秽伯爬倍白
例五
chanchánchànchatchânchāncha't
chanchan2chan3chatchan5chan7chat8
曾盏赞节层赠实
注:(1).第1声(阴平)和第4声(阴入)没标调;
(2).本表设计不包含轻声啲内容。
(3).本表设计不包含变调啲部分。(4).第6声是形式上啲阳上,实际上厦漳台并无阳上调(阳上并入阳去),因此,无第6声一、本调
1.单独的一字读本调:
漳(chiang)、州(chiu);漳(chiuN)、浦(phou2);金(kim)、门(mng5);台(tai5)、东(tang)。
2.词组的最后一字读本调:
漳(chiang7)州(chiu);漳(chiuN7)浦(phou2);金(kim7)门(mng5);台(tai7)东(tang)。
3.轻声的前一字读本调:
刘(lau5)先生、康(khng)家、行(kiaN5)出去、气(khi3)死、买(be2)啲。
二、一般变调
(一)、非入声啲变调
(1).第5声变第7声
同(tong5)→同(tong7)学 毛(mng5)→毛(mng5)管
(2).第7声变第3声
洞(tong7)→洞(tong3)孔 号(ho7)→号(ho3)码
(3).第3声变第2声
栋(tong3)→栋(tong2)梁 过(koe3)→过(koe2)去
(4).第2声变第1声
苦(khou2)→苦(khou)楚 软(nng2)→软(nng)脚
(5).第1声变第7声
砖(chng)→砖(chng7)仔头酸(sng)→酸(sng7)甜
(二)、入声的变调
(6).入声韵尾是-p/-t/-k,第8声变第4声;第4声变第8声
淑(siok)→淑(siok8)女、法(hoat)→法(hoat8)国、一(it)→一(it8)流
合(hap8)→合(hap)作、罚(hoat8)→罚(hoat)钱、服(hok8)→服(hok)务
(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4声,变调后第2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
雪(seh)→雪(se2)水、借(chioh)→借(chio2)钱
歇(hioh)→歇岫(hio2-siu7)
(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8声,变调后第3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
学(oh8)→学(o3)堂、踏(tah8)→踏(ta3)水车
白(peh8)→白(pe3)色、狭(eh8)→狭(e3)细闽南话发音普通话拼音清浊送气(1表示送气)
塞音:
p(玻)b清0
p'(坡)p清1
b(帽)浊
t(刀)d清0
t'(拖)t清1
k(哥)g清0
k'(科)k清1
g(鹅)浊
塞擦音:
ts(遭)z清0
ts'(操)c清1
dz(日)浊
鼻音:
m(姆)m浊
边音:
l(罗)l浊
擦音:
s(梭)s
h(河)h
注:1,括号内的例字是闽南语发音;
2,/*/发音为英语发音;
3,b,g,l三个声母与后面的鼻化元音结合时,读成m,n,ng。
声调表: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调值:552135311333214
例字:真秦振进尽质疾
国际音标:tsintsintsintsintsintsittsit
归纳几个对应关系:
易混的声母:
闽南话:p-ph-k-kh-t-th-l-n-b-m
普通话:B-P-G-K-D-T-L-N-无-M
ch[z/j]=z或者j,chh[ts]=q;(左为闽南语声母,右为普通话声母,以下同)
s=x;
b不等于普通话的B,普通话中没有,也不是m。如‘母’bu.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3、无轻唇音[v]、[f];4、有韵尾[-m]、[-p]、[-t]、[-k];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此外,在闽南语中,文、白语言区别较大。白读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较久远的源头,据研究,它是唐朝及后来时中原人南迁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闽越土著(少数民族)的语言相结合就开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文读音则是本地方言与本民族权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语、近代的官话、现代的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向权威的共同语靠拢的表现)。
闽南语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海内外语言学者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闽南语的发展,对保护、弘扬中国古代语言遗产,研究中国其他语种以及古代闽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古汉语保留成份子音闽南语的子音(声母)直接继承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在这一方面,闽南语并没有受到中古时期汉语系语音演变的影响。我们普遍认为上古汉语有19个声母。按照传统的闽南语十五音分析,闽南语的声母有15个,就是说上古汉语的19个声母闽南语保留了15个。
上古汉语有一些特点:
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多舌音这些重要的古代汉语语音现象,闽南语保存得很好,反映上述上古汉语的特点,以下逐一分析:
闽南语的“非组”和“帮组”声母读法相同,例如“飞”([pe44]),“蓬”([phang24]),“吠”([pui22]),“微”([bi24])。“知组”和“端组”的声母读法相像,例如“猪”([ti44]/[tu44]/[t?44]),“丑”([thiu53]),“程”([thiann24])。很多“章组”的字声母读法和“端组”相同,例如“唇”([tun24]),“振”([tin53])“召”([tiau22]),“注”([tu21])。元音声调传统上认为闽南语有8声(实际上是7声),即:
例字调值调型调类
狮55高平调阴平
虎52高降调上
豹31低降调阴去
鳖3’低促调阴入
猴35回升调阳平
狗52高降调上
象33低平调阳去
鹿4’高促调阳入
资深闽南语专家林央敏教授认为,闽南语声调已经归并简化为6声,即:
例字调值调型调类比较
狮55高平调阴平同国语一声:汪
猴35回升调阳平同国语二声:洋
豹31低降调阴去同国语三声:海(变调)
虎52高降调上同国语四声:浪
鳖3’低促调阴入同国语五声:个(此字与“个”有别)
象33低平调阳去国语无此调
狮55高平调阴平同国语一声:汪
闽南语的元音和声调,体现中古音的特点。元音方面,闽南语和粤语都完整保存中古音6个复音韵韵尾,其中[-p]、[-t]、[-k]是塞音,[-m]、[-n]、[-?]是鼻音。
声调方面,中古音“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特点在闽南语得到体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腔、台湾优势腔,有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去、阳入7个调;泉州音(仅以泉州市区“府城音”为代表)有阴平、阴上、去声(阴去和阳去合并)、阴入、阳平、阳上、阳入7个调。龙岩音(以龙岩市区音为代表)有8个声调(四声各分阴阳)。
一般地,汉语中古音有八个声调,体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今天的汉语方言,大多能够完整或不完整地保留中古音的某些特点。以闽南话为例,漳州音独缺“阳上”调(漳腔阳上并入阳去);泉州音则惟独去声的本调不分阴阳(即阴去和阳去合并,但各自变调后仍能区分)。
所谓闽南语七声八调,指的就是这些调性的完整。声调平上去入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代码15263748 调值厦门442453-2122324东tang铜tang董tang-冻tang动tang触tak逐tak  台北442453-1133324    -      台南442341-21333244    -      漳州341353-212232121    -      泉州3324552241524     -      词语闽南语词汇,有很多属于古汉语的成份,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是上古时代。例如俗语“日时走抛抛,暗时点灯膋”中的“膋”就是那个时代的语言。(《诗经?小雅?信南山》有:“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人称 单数众数   第一人称我gua阮gun   排除性我人,余人,吾人之连音ng,ung,oang我们 包括性 侬lang咱lan第二人称汝li恁lin您(“你人”连音)ning,ling  第三人称伊亻因in伊人inang(潮琼片)ing(伊人连音  闽台片)侬(人)lang,nang人称说明:
侬为“人”的语读:相当于普通话的“人家”。此一汉字传至日本,为天皇、后普通为年长者所用第一人称,侬(わし)。此外,可以当第三人称不特定之单复数。
予=余=于=我/吾。余予于我训读皆同,“吾”为形声字。文读为ngo,语读为go。《论语》孔子也自称为吾。而更常见“我”goa,近代用法。
“你”字的右半,正是“尔”字的简化或草书,汝和女在表第二人称时通同,如《论语》:“今女画。”的女就是你的意思,而女字在闽南语中也是这二种读法。
您。今普通话仅解作第二人称敬语。
《诗经》里所有的“伊”都是指“他”。
生、先生:日语、韩语亦保留“先生”用法;而一般人称后之さん,正是汉字“生”之古音。“张生”指张先生;“张先生”指张老师,一些学有专精者,前辈,如医生,教师,律师……等。
之:普通话的这,直到明代以前的中文,还是用“之”表普通话的“这”。最古老的可追溯到《诗经》:“之子于归”(这小孩出嫁)
牙、齿:人、草食动物口内者称齿。如马齿、齿科大夫(非牙科大夫),齿膏(非牙膏);其他动物、山精鬼魅、幼兽,小孩或横生于口外,尖利者,称牙。如暴牙(乱长的),象牙(生长在口外)
溺/屎溺:溺者,尿也。《庄子》:“道在屎溺。”
时间:夜半、日出、早时/早食(早亦作蚤),晡时/晡食(指下午)、日落(白话常讲“日头落山”)、黄昏、宴时/宴食/暗时/暗食(晚上)……等词。《淮南子.天文训》十时辰制,《隋书.天文志》或汉代官方十二时辰制,都可以看到这些名称。其他如,中昼(中午)。
空间:用字有严格区分。
顶/上。“顶”指物之上缘,“上”指物之上方或上半部。如,头顶,山顶,水上(通常指高于水面如沿岸),水面上或水顶(桥起诸水顶),树顶,身上,身躯顶,天顶,
底/脚。“底”指物之下缘,“脚”指物之下方或下半部。如,脚底,山脚,水底,树脚(如讲树底是指根部之下),井底(某一空间之最下处),手底(也指可直接掌握的资源),手下(大至归我所管领者,不如手底强烈。)。
奥(最深处)。如村奥(最里村。)、奥万大,奥深水。
地名:闽南地区常见地名用字。
埔(平原),坑/湖(低势低者,称湖不一定有水:很多是古时有水,如今没水。),坪(坡势缓者,或小高原)
庄(村落);寮(临时塔建的棚屋,如草寮,工寮。),茨(原指茅屋,今多作“厝”,指房子,同客家人称“屋”者,常冠姓于前,如陈茨/陈厝,指陈姓人家的房子/房子聚落。)社(部落祭祀处而形成的聚落。台湾多为原平埔族居地)
崎(山坡),崁(平面上突起如阶梯的地势)
港(不限河溪大小,多为古早泊船,或作交易处。今不一定有水。),洲(河道沙积地)
田/塍(农地)
营/宿/镇/锋/冲(昌)/劲(台湾地区多为郑成功父子布军处)
门/口(如:鹿耳门,郑成功登台处,为一海口)
驿:车站。驿头(车站),驿夫(车夫),驿长(站长)。客家话,日语,韩语也表留此用古语。
忝:疲也。普通话谓之“累”。《诗经.小宛篇》:“无忝尔所生”(不要累了你的父母)。(参陈冠学《高阶标准台语字典》)
寒/冷:普通话混用。日语、韩语亦保留此一用法。环境自然施于我者,如天气,称寒,如“冬天会寒”;
形容物之温度,称冷,如“冷霜霜”,“脚尾手尾冷”。
热/烧:同上。天气热,滚水烧。
细腻:腻,音同“二”。小心也。如,细腻行兮(小心走嘿)。
身:闽语称“怀孕”皆为“有身”,而“身”字于甲骨文中即画一个人腹中有物。
食具:以煮食用具为例,古代称为“釜”的,北方人、官话语区称为“锅”,粤语和客家话称“镬”,闽语称为“鼎”。闽语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汉尚可了解的一种用法。丁邦新:〈汉语方言史和方言区域史的研究〉,《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页203-206。
箸:Ti,Tu。筷子。日语汉字同。
衫: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论是否及于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长衫(长袍)。
荦确/偻佝/……:凡颠沛不平貌,皆称“loko”。loko马(骑起来会让人跳脚的马),荦确石(见于韩愈一诗,台湾澎湖多见,今多表音为老咕石),荦确糜(烂泥巴)。
糜: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称之。如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荦确糜(烂泥巴)。
滥/烂:普通话全混用为“烂”
滥(lam阳去),普通话作“烂”,充数貌,暗指品质不良,甚至可能是水货,如成语“滥竽充数”,之台电视滥滥(这台电视品质不好);
烂(luan),指腐败貌。如豆腐烂矣(腐败了)。
狡狯:之个子(囝)诚狡狯也。(这小孩很不听话,不受教,顽皮。)
悾/悾悾:心思空空,傻瓜。《论语》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湛:湿。《诗经.召南》“湛湛露斯”
倒置词:
其次,如“衫裤”“人客”“趁钱”“眠床”“精肉”“滚水”等等都是唐宋以来(中古汉语时代)的用词。[衫裤、人客、滚水,也见于粤语]
闽南语一些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但是和古汉语相同,例如“鸭母”“风台”“人客”“亲堂”“骹手”等。
表动物之性别及物之阴阳者,以“公/母”表二,如鸡母,狗公。
表本源及衍生者,以“母/子”表示:如钱母(母钱也,即本钱),钱子囝(利息)。股母(股本),股子囝(股息)。
其他:惯习,顸颟,千秋,偻伛,闹热,童乩,气力,弃嫌,退后,序先,第(dai上声)先,塞鼻,寸尺,冒仿,青红灯(红绿灯),板模,胃肠,慢且,头前,久长,出外,心内,加添,养饲,落衰,菜蔬,延迟,利便,缘投,运命,进前,绍介(介绍,都有人用),臭酸,姑磨(今台湾地区多俗写为龟毛),吓惊/吓恐(恐惊古音同),夜半,布帆/布蓬,暝日(暝为夜的意思),
动词:
臆:猜测也。《论语》子曰:“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落:离开交通工具、交通动线,往下之动作,都称“落”。落车(下车),落轿(下轿);落崎(下坡);落山(下山);落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粤语、日韩语也表留此汉字表意。
宰:杀也。口语多用宰。宰猪、宰人。
斟酌:小心,计较,深虑专心也。加斟酌兮(多注意多考虑专心一点)。
熟悉:认识也。悉音sai。如,王生你有熟悉无?(你认识王先生吗?)
斗:聚也。二人斗阵行(二人一起走。)
企:立也,如企鹅(站起来的鹅),企壁(卖身女),企起来(站起来。),音khia。
行、走:日韩语也表留此汉字表意。
行:今普通话之“走”,古谓之“行”也。如普通话的走路,闽语叫“行路”(行之于路),
走:急行也,即普通话的“跑”,古语谓之“走”也。而闽语里的“走路”,字面为“奔跑于路”,而且有“逃跑”、“逃亡”之义。如暴走。
痹痹惙(扯):吓到发抖。日韩语也表留此汉字“痹”表达微颤和麻木之意。
彳亍/蹉跎:左足为彳,右足为亍,彳亍指前行,有漫无目的行走,或游戏之意。如小明去公园内彳亍(蹉跎)。
名词动词化或形容词化:天光(天亮),车过来(用车子载过来),泉药水(喷药水)。
沃:浇。如,沃水(浇水),沃花(浇花)。
副词/助动词/其他:
诸:语音同“猪”或“著”,“之于”也。之味药子已经加诸内也(这味药加到里面了。)
若:
似也,同“如”。若行若走(又走又跑。),音na。
如何也(类英文的how),通“偌”。若大?(多大),若济(多少?),各地口音有Goa,Noa,Na等。亦可通“如”也。
诚/真:
诚在古文中履见不鲜,亦可作“成”,诚大也(真的很大啊)
名词或名词化形容词多用“真”。如真红,真白,真男子汉。
上/至/大,在古文中表“最”、“极致”、“无可取代”之意。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封号:至圣,上圣,大圣。闽语天天在用,
上+形容词:。如上好(最好);上大(最大),上寒(最冷)。至(语音为Chiah)+形容词:如:至好(这么好),至大(这么大);至寒(这么冷)。
大+形容词:如:大厌头(超级不识相),大猪头(超级笨蛋),大好人。
著,是也。普通话对错的对,闽语称“著”,表示说中了,讲对了。如,著也(对啊)。而闽语的“对”,是相对,根据之本意。如,对奖,对之个开始算(从这个开始算)。
著,得也,中也,同“得”;得者,取也。著奖/得奖(中奖),拍著后壁(打中了后面)。
按:根据也。按之个开始算(从这个开始算),按刑法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台湾法学界常用。)。
焉耳?/安尔/安耳:这样子(而已)。焉/安,相当于英文的how。
《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
话不是焉(安)耳(尔)?讲(话不是这样子讲)。
可以加在形容词之前以加强语气:
之(tsit)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
之(tsit)个囝仔有勇(这个孩子真勇敢)
这种用法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有蕡=真大)
《小雅.白华》: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
加:
kha+形容词:如“加少”指“变得比较少”
《孟子.梁惠王篇》﹕“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者又加少矣”。疑问词what:
什么:通“甚乜”。二字一起出现(闽台片)
甚:通什么的“什”,台语多写成“啥”,后可加名词。如,甚人(何人),甚事(何事。事念Tai)……。闽台片口语多用“甚”表示what。
乜:通什么的“么”。“乜个”(潮琼片)
底:Ti或Toe,To,Te。“底个”(何,潮琼片),底事(TiTai,何事)。
howto:安(焉)怎+动词。
how+adj.:若+形容词。如若大(多大,howbig),若济(多少,howmuch/howmany)
when:底时,何时。
who:甚人(可连音),底人(潮琼片)
where:底,底位。
which:底一+名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