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歌,发扬于闽南地带;在台湾则称为台语歌(闽南的莆田地区唱的是莆田歌)。在泉州,厦门,漳州一带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会唱,特别是《闽南人》 、《爱拼才会赢》、《欢喜就好》、《世界第一等》外出的闽南人有时候听到故乡的歌曲,会热泪盈眶。
1933年-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现在还传唱的许多经典就是当时所创,如《望春风》、《月夜愁》、《雨夜花》、《四季谣》等。
这些歌声像一股温馨柔和的春风,吹拂过大街小巷,吹拂过城市乡村,抚慰在日本统治控制下的台湾人的孤寂胸臆,也流传在一衣带水的海峡对岸。
扩展资料:
近年来厦门闽南语歌曲创作滞后
台湾闽南语歌曲源在西岸,流在东岸。当然,厦台闽南语歌曲的交流是双向的。 当厦门的歌仔册流传到台湾时,台北的光明社、周协隆书店、黄涂活版所、礼乐印刷所,新竹的竹林书局、兴新出版社,
台中的文林出版社、瑞成书局、秀明堂,嘉义的捷发汉书部、玉珍书局、林子活版所,台南的云龙堂,高雄的三成堂等,均主动与厦门承接,翻印歌仔册,有的还供不应求。
1933年到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1933年出现了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的闽南语歌曲经典之作《望春风》,在全球闽南人中广为流传。
当时,在台湾被誉为“歌人医生”的林清月医师,“凡歌必记,有闻必录,时时歌唱以自娱”,行医余暇,从厦门引进《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吕蒙正》等歌仔册,翻印销售;他一生创作、整理过上千首闽南语歌曲。
后来,索性“弃医从歌”,在诊所门口贴起卖歌集的广告单,并自费出版了《仿词体之流行歌》(1952年)和《歌谣集粹》(1954年)等多本书,为早期在台湾传播闽南语歌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歌